自己日常使用的电脑是小主机+显卡坞,最近感觉性能,主要是CPU的性能弱了一些,加上裸露安置总是有灰尘落在上面,于是又有了改进的心思。没有地方安置台式机庞大的身躯,ITX小电脑是我所心仪的。然而成本和散热一直是纠结的,ITX的主板都比较贵,而高性能的CPU也能很贵,这个成本增加很多。而且高性能CPU的散热也是个问题,有些担心。直到某一天看到了一款自带顶级CPU的ITX主板,综合算下来比相似性能的CPU+ITX主板要划算多了,于是果断入手。
看上图就是打造完的小电脑,是不是很小巧,可以拎起来就走。关键它的配置也很强大,换显卡也很方便。下面来分析下如何打造和性能测试的结果。
首先就是这款自带CPU的ITX主板,铭凡的BD795i SE,这款主板是ITX规格,自带AMD R9 7945HX处理器,具有散热少,性能强的特色,价格仅2.5K,非常划算。要知道这款AMD锐龙9 7945HX处理器是基于5nm制造工艺和AMD Zen 4架构打造,它采用全大核设计,拥有16 大核 32 线程,加速频率高达5.4GHz,三级缓存64MB,TDP 55-75W,自带AMD Radeon 610M集成显卡。属于排名靠前的顶级CPU之一。
取出主板,首先引入眼帘的是硕大的散热器鳍片。这款主板不仅预先装好了CPU,更是连散热片都放好了,并且支持安装风扇。
对这就是现在新兴的MoDT,将移动处理器应用到了台式机上面。作为以移动为根本属性的MODT,其优势主要在于使用低功耗、低噪音的处理器以及借助它灵活的设计使台式机的机身变得小巧。同时,价格低、散热少、噪音低、板U一体,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是它的特色。
这款主板是标准的ITX板型,散热鳍片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空间,其余的部件则分布在四周。
首先看这一侧,有24PIN主板供电接口,3个白色风扇接口,机箱面板接口,USB 3.2 Gen1 机箱前置USB接口。2个SO DIMM内存插槽,就是俗称的笔记本内存插槽,支持DDR5内存,最大总容量一共96GB,频率5200MHz。不过实测还可超频超过这个频率。
紧挨的一侧,有一条PCIe 5.0×16内存插槽,带有金属加固,用来安装显卡。
相对的一侧,则是有2个M.2存储插槽,支持PCIe 4.0×4,单槽最大4TB容量。边上是8PIN的CPU供电接口。而在8PIN CPU接口的后面,靠近散热鳍片的地方,有一个可接无线网卡的板载接口。
板载接口就那么多,而在IO接口上面,从左到右分别是3个音响接口,一个2.5G有线网口,下方是2个USB 2.0接口,clear bios按钮,USB-C接口支持USB 3.2 Gen 2 10Gbps速率,一个DP1.4和一个HDMI 2.1接口,2个蓝色的USB 3.2 Gen 1 USB-A接口。
这一套板U,非常紧凑,基本该有的接口都有了,包括2个NVMe SSD硬盘接口,显卡接口,风扇接口,前置面板接口,不过没有SATA接口。这是因为这套板子没有南桥,全部是从CPU出来的,很满了。
下面我们来安装,安装ITX电脑,既要防止过于追求小体积,造成散热困难,又要避免过大,失去了ITX小巧的意义。所以选择了这款超频三的蜂鸟三ITX机箱。
选择这款机箱有几个因素,首先它是11.9升机箱,大小比较适中。带有提手便于携带,四面mesh金属网通风良好。同时很重要的,它支持显卡长度达340mm,而且3 PICE插槽,可以说即使是旗舰显卡也同样可以使用这款机箱,这下子我的三风扇显卡就可以放进去了。机箱尺寸是348mm进深、宽160mm、高215mm。
原创文章,作者:简单一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06064.com/n/368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