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join()方法介绍
在Python的多线程编程中,指定线程(t)调用join()方法表示等待该线程执行完成,才开始执行后续代码。
join()方法可以传入一个可选的参数表示等待的时间,以秒为单位。
若不传入参数则默认为阻塞主线程,直到指定线程完成为止。
import threading
import time
def foo():
for i in range(5):
print(i)
time.sleep(1)
t = threading.Thread(target=foo)
t.start()
print("Start")
t.join()
print("Finish")
在上述代码中,调用join()方法会阻塞主线程,找到指定的线程t执行完成为止,然后才会输出”Finish”。
二、join()方法的用例
1. 确保线程执行完成再执行后续代码
在多线程编程中,由于线程的执行是并行的,因此主线程往往无法确定子线程何时结束,因此就需要使用join()方法来确保线程执行完成再执行后续的代码。
import threading
import time
class MyThread(threading.Thread):
def __init__(self, name):
super().__init__()
self.name = name
def run(self):
print("Start", self.name)
time.sleep(2)
print("Finish", self.name)
thread_1 = MyThread("Thread 1")
thread_2 = MyThread("Thread 2")
thread_1.start()
thread_2.start()
print("Start")
thread_1.join()
thread_2.join()
print("Finish")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创建了两个MyThread线程,并通过调用start()方法启动它们。再使用join()方法来等待线程执行完成并输出”Finish”。
2. 限制线程执行时间
join()方法的一个可选参数是timeout,表示最多等待的时间,以秒为单位。若在timeout时间内指定线程都没有执行完成,则会自动停止等待,并在后续代码继续执行。
import threading
import time
class MyThread(threading.Thread):
def __init__(self, name):
super().__init__()
self.name = name
def run(self):
print("Start", self.name)
time.sleep(5)
print("Finish", self.name)
thread_1 = MyThread("Thread 1")
thread_1.start()
print("Start")
thread_1.join(2)
print("Finish")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创建了一个MyThread线程,并通过调用start()方法启动它。然后使用join()方法,并传入2秒作为超时时间,表示等待最多2秒,如果线程没有完成则自动停止等待。
3. 阻塞主线程等待线程执行完成
如果调用join()方法时,不传入任何参数,那么默认就会阻塞主线程,直到指定线程执行完成为止。
import threading
import time
class MyThread(threading.Thread):
def __init__(self, name):
super().__init__()
self.name = name
def run(self):
print("Start", self.name)
time.sleep(5)
print("Finish", self.name)
thread_1 = MyThread("Thread 1")
thread_1.start()
print("Start")
thread_1.join()
print("Finish")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创建了一个MyThread线程,并通过调用start()方法启动它。然后在调用join()方法时不传入任何参数,默认会阻塞主线程,直到线程执行完成。
三、join()方法的注意事项
1. join()方法的顺序
在调用多个线程的join()方法时,需要注意join()方法的顺序。如果A线程需要等待B线程执行完成才能执行,那么应该先让B线程调用join()方法再让A线程调用join()方法。
import threading
import time
class MyThread(threading.Thread):
def __init__(self, name):
super().__init__()
self.name = name
def run(self):
print("Start", self.name)
time.sleep(5)
print("Finish", self.name)
thread_1 = MyThread("Thread 1")
thread_2 = MyThread("Thread 2")
thread_1.start()
thread_2.start()
print("Start")
thread_2.join()
thread_1.join()
print("Finish")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创建了两个MyThread线程,并通过调用start()方法启动它们。先让B线程调用join()方法,然后才让A线程调用join()方法。
2. join()方法的使用时机
在使用join()方法时,需要考虑使用的时机。如果在程序中过早或过晚调用join()方法,都会对程序的性能产生影响。
过早调用join()方法可能会降低并发性能,并导致程序变慢。过晚调用join()方法则可能会导致线程不释放。
3. 线程间通信
join()方法属于线程同步的一种方式,可以用于线程间通信,但不是最佳的线程间通信方式。
在Python的多线程编程中,使用Queue队列和Condition条件变量更适合进行线程间通信。
结语
join()方法在Python的多线程编程中是一个非常常用的方法。它能够阻塞主线程,确保指定的线程执行完成后再执行后续代码,并且可以通过给join()方法传递不同的参数,来控制线程的执行顺序和等待时间。
在使用join()方法时,需要注意join()方法的顺序和使用的时机,以避免对程序的性能产生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小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06064.com/n/253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