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表符Python(TabPy)是一個允許在Python計算機語言中嵌入可預測性的開源計算引擎。它允許數據分析師在他們使用的Python環境中運行R或Python機器學習模型,使其可用於Tableau。本篇文章將介紹如何使用TabPy構建數據分析和可視化模型,以及一些使用TabPy的示例代碼。
一、安裝和配置TabPy
首先,我們需要安裝TabPy。使用以下命令在命令行中安裝TabPy:
pip install tabpy
TabPy需要在Tableau Desktop和Tableau Server的計算引擎中運行。命令行中輸入以下命令啟動TabPy:
tabpy
在啟動TabPy之後,您將看到一個提示符,表示TabPy正在運行。默認情況下,TabPy將在埠 9004 上運行。可以使用「tabpy-config」的相關配置參數來修改埠號和其他選項。
二、使用TabPy創建和驗證模型
使用TabPy創建模型時,您需要打開一個Python環境,將模型編寫為一個Python函數。這裡我們以一個簡單的線性回歸模型為例: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inearRegression def linear_regression(tabpy, x, y): x = np.array(x) y = np.array(y) model = LinearRegression().fit(x.reshape(-1, 1), y) return model.predict(tabpy.query("SELECT x FROM _arg1")["x"].values.reshape(-1, 1)).flatten().tolist()
在這裡,我們導入了 NumPy 和來自Scikit-Learn(sklearn)的LinearRegression模型。我們的函數需要將表格中的 self.x 和 self.y 數據傳遞給模型,並返回預測值。
接下來,我們需要在Tableau中使用這個模型。將Tableau安裝目錄中的”PythonServer”文件夾中新建一個名為『templates』的文件夾,然後創建一個名為”linear_regression.py”的Python文件並將其保存在新建的『templates』文件夾中。我們的文件將包含模型函數以及配置文件模板。
在模板文件中,您可以指定模板中包含的參數。這裡,我們的模板中包含了兩列—』x』和』y』。
{ "model": { "name":"linear_regression", "workspace": "test", "schema": { "input": [ {"name": "x", "type":"float"}, {"name": "y", "type":"float"} ], "output": {"names": ["pred"], "types": ["float"]} }, "src": "def..." } }
成功創建模板後,您可以在Tableau Desktop或Server中連接到TabPy。在上部菜單欄中選擇「Server」>「Tableau為Python服務配置」。在彈出的窗口中輸入TabPy伺服器的主機名和埠。如果成功連接,您將能夠選擇要與Tableau連接的Python模型並輸入模型所需的參數。
三、示例代碼
下面是一些使用TabPy的示例代碼。
1.將所有值平均化:
def average(tabpy, *args): args = np.array([arg for arg in args if arg is not None]) return np.average(args)
2. 繪製決策邊界: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DecisionTreeClassifier from sklearn.tree.export import export_text def decision_boundary(tabpy, v1, v2, classes): X = np.column_stack([v1, v2]) y = np.array(classes) clf = DecisionTreeClassifier().fit(X, y) tree_rules = export_text(clf, feature_names=["x", "y"]) return clf.predict(X).tolist(), tree_rules
3. 對數據進行排序:
def sort(tabpy, data, column): return sorted(data, key=lambda x: x[column])
四、總結
本文介紹了如何安裝、配置並使用TabPy構建數據分析和可視化模型。希望這些示例代碼能夠幫助您更好地理解這個強大的工具,並在實踐中使用它。
原創文章,作者:GDDDX,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74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