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Mongo索引?
MongoDB索引對於數據查詢和處理是非常重要的。在MongoDB中,索引通常指的是B樹索引,這個索引可以加速數據的查找。在數據集比較大時,通過建立索引來加速查詢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只需要簡單地把索引留在需要的欄位上,便可以使查詢的速度提高數倍。即使是對大型數據集進行複雜查詢,也可以使用索引來提高查詢速度。
但是,也需要注意的是索引並不是萬能的,不當的索引還會降低查詢效率。
二、如何創建索引?
1. 單欄位索引
在MongoDB中,使用createIndex()方法來為一個field創建索引。如下代碼所示,我們為students集合的”age”欄位創建了一個單欄位索引:
db.students.createIndex({ age: 1 })
其中,1代表升序索引,-1代表降序索引。
我們還可以使用如下代碼來查看集合中所有的索引:
db.students.getIndexes()
2. 多欄位索引
在mongo中創建多欄位索引需要將多個欄位傳遞給createIndex()方法。如下代碼所示:
db.students.createIndex({ name: 1, age: -1 })
這個語法表示name屬性按照升序排列,並且age屬性按照降序排列。
對於多欄位索引來說,可以使用如下代碼來查看集合中所有的索引:
db.students.getIndexes()
三、常用的Mongo索引類型
1. 索引類型——單鍵索引
單鍵索引是最為基礎的索引類型,它在一個欄位上建立的B樹索引。在單鍵索引上,MongoDB默認使用1做為升序排序,-1做為降序排序。
例如:
db.students.ensureIndex({ name: 1 })
表示在name欄位上建立一個升序的單鍵索引。
2. 索引類型——複合索引
比單鍵索引更為複雜的是複合索引,它通過多個欄位來建立B樹索引,例如:
db.students.ensureIndex({name: 1, age: -1})
表示在name欄位上建立一個升序的單鍵索引,同樣在age欄位上建立一個降序的單鍵索引。
3. 索引類型——全文索引
全文索引可以很方便地對文本欄位進行搜索。MongoDB的全文索引和關聯資料庫的全文索引比較相似。
在MongoDB中,我們使用text來表示全文索引。
例如:
db.inventory.createIndex({ 'description.text': 'text' })
表示在description欄位中的text屬性上創建一個全文索引。
四、索引的優點和缺點
1. 優點
1)查詢性能更佳
2)減少MongoDB的掃描結果集的次數
3)可以強制執行唯一約束
2. 缺點
1)創建索引需要額外的空間。
2)對於頻繁的更新和刪除操作需要耗費一定的時間。
3)索引只能用於限制數據的數量,而不能減小數據的規模。
五、Mongo創建索引實戰
1. 創建單欄位索引
使用createIndex()方法為一個欄位創建索引。
db.students.createIndex({ age: 1 })
2. 創建多欄位索引
將多個欄位傳遞給createIndex()方法,創建多欄位索引。
db.students.createIndex({ name: 1, age: -1 })
3. 創建全文索引
使用text來表示全文索引,例如:
db.inventory.createIndex({ 'description.text': 'text' })
六、結論
MongoDB中創建索引可以在數據量較大、查詢較為複雜的情況下極大地提高查詢效率。但同時,不當使用索引會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在使用索引時,建議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使用。
原創文章,作者:GUBZO,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72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