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究echarts柱狀圖堆疊

一、echarts柱狀圖堆疊混合

echarts柱狀圖堆疊是一種常用的可視化方式,通過堆疊不同數據項的數值,可以直觀地比較不同數據之間的關係。而在實際應用中,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在同一個圖表中同時展示多組數據,這時候就需要使用echarts柱狀圖堆疊混合功能。

下面是一個簡單的示例代碼:

{
  tooltip: {},
  legend: {
    data:['蒸發量','降水量','平均溫度']
  },
  xAxis: {
    data: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
  },
  yAxis: {},
  series: [{
    name: '蒸發量',
    type: 'bar',
    stack: '總量',
    data: [2.0, 4.9, 7.0, 23.2, 25.6, 76.7]
  },{
    name: '降水量',
    type: 'bar',
    stack: '總量',
    data: [2.6, 5.9, 9.0, 26.4, 28.7, 70.7]
  },{
    name: '平均溫度',
    type: 'line',
    yAxisIndex: 1,
    data: [2.0, 2.2, 3.3, 4.5, 6.3, 10.2]
  }]
}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定義了三種數據,分別為蒸發量、降水量和平均溫度。前兩個數據是使用堆疊柱狀圖展示的,而第三個數據是使用折線圖展示的。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很方便地展示多組數據,同時進行比較。

二、echarts柱狀圖堆疊順序

在實際應用中,我們會發現echarts柱狀圖堆疊時,每個數據的位置有時候並不如我們的想像那樣。這時候,我們就需要掌握如何調整echarts柱狀圖堆疊順序。

在echarts中,我們可以通過stack屬性來指定數據的堆疊順序。在多個數據項的stack屬性相同時,數據項會相互堆疊。在多個數據項的stack屬性不同時,會按照stack屬性值從小到大的順序依次堆疊。

下面是一個簡單的示例代碼:

{
  tooltip: {},
  legend: {
    data:['蒸發量','降水量','平均溫度']
  },
  xAxis: {
    data: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
  },
  yAxis: {},
  series: [{
    name: '蒸發量',
    type: 'bar',
    stack: 'A',
    data: [2.0, 4.9, 7.0, 23.2, 25.6, 76.7]
  },{
    name: '降水量',
    type: 'bar',
    stack: 'C',
    data: [2.6, 5.9, 9.0, 26.4, 28.7, 70.7]
  },{
    name: '平均溫度',
    type: 'line',
    yAxisIndex: 1,
    data: [2.0, 2.2, 3.3, 4.5, 6.3, 10.2],
    stack: 'B'
  }]
}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們設置了三個數據,分別為蒸發量、降水量和平均溫度。在第一個數據中,我們將堆疊順序設置為了”A”,在第二個和第三個數據中,堆疊順序分別設置為”C”和”B”。可以看出,最終的圖表中,三個數據被按照”A”、”B”、”C”的順序依次堆疊。

三、echarts柱狀圖邊框設置

echarts柱狀圖邊框設置是一個常用的需求,通過設置柱狀圖的邊框樣式,我們可以使得柱狀圖更加美觀、易讀。

在echarts中,我們可以通過itemStyle屬性下的borderColor、borderWidth、borderType屬性來設置邊框的顏色、寬度和樣式。下面是一個簡單的示例代碼:

{
  tooltip: {},
  legend: {},
  xAxis: {
    data: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
  },
  yAxis: {},
  series: [{
    name: '蒸發量',
    type: 'bar',
    stack: 'A',
    data: [2.0, 4.9, 7.0, 23.2, 25.6, 76.7],
    itemStyle: {
      borderColor: '#000',
      borderWidth: 2,
      borderType: 'solid'
    }
  }]
}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們為柱狀圖添加了邊框樣式,顏色為黑色,寬度為2像素,樣式為實線。

四、echarts堆疊條形圖

除了豎直方向的柱狀圖外,echarts還支持堆疊條形圖。在堆疊條形圖中,數據項不是按照y軸方向堆疊,而是按照x軸方向堆疊。

下面是一個簡單的示例代碼:

{
  tooltip: {},
  legend: {
    data:['蒸發量','降水量']
  },
  yAxis: {
    data: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
  },
  xAxis: {},
  series: [{
    name: '蒸發量',
    type: 'bar',
    stack: '總量',
    data: [2.0, 4.9, 7.0, 23.2, 25.6, 76.7]
  },{
    name: '降水量',
    type: 'bar',
    stack: '總量',
    data: [2.6, 5.9, 9.0, 26.4, 28.7, 70.7]
  }]
}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使用y軸來展示月份,使用堆疊條形圖來分別展示蒸發量和降水量。可以看出,在堆疊條形圖中,不同的數據項所代表的矩形會按照x軸方向堆疊在一起。

五、echarts橫向堆疊柱狀圖

除了標準的豎直方向的堆疊柱狀圖外,echarts還支持橫向堆疊柱狀圖。在橫向堆疊柱狀圖中,x軸與y軸的位置發生了顛倒,數據項按照y軸方向堆疊。

下面是一個簡單的示例代碼:

{
  tooltip: {},
  legend: {},
  xAxis: {},
  yAxis: {
    data: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
  },
  series: [{
    name: '蒸發量',
    type: 'bar',
    stack: 'A',
    data: [2.0, 4.9, 7.0, 23.2, 25.6, 76.7]
  },{
    name: '降水量',
    type: 'bar',
    stack: 'A',
    data: [2.6, 5.9, 9.0, 26.4, 28.7, 70.7]
  }]
}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使用y軸來展示月份,使用橫向堆疊柱狀圖來分別展示蒸發量和降水量。可以看出,在橫向堆疊柱狀圖中,不同的數據項所代表的矩形會按照y軸方向堆疊在一起。

六、echarts柱狀圖怎麼堆疊

前面我們已經介紹了如何使用stack屬性來指定echarts柱狀圖的堆疊順序。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series中的stack屬性來實現數據的堆疊。

下面是一個簡單的示例代碼:

{
  tooltip: {},
  legend: {},
  xAxis: {
    data: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
  },
  yAxis: {},
  series: [{
    name: '蒸發量',
    type: 'bar',
    data: [2.0, 4.9, 7.0, 23.2, 25.6, 76.7],
    stack: 'A'
  },{
    name: '降水量',
    type: 'bar',
    data: [2.6, 5.9, 9.0, 26.4, 28.7, 70.7],
    stack: 'A'
  }]
}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使用了series中的stack屬性,將蒸發量和降水量數據堆疊在了一起。可以看到,蒸發量和降水量數據的位置發生了變化,變成了相互堆疊的狀態。

七、echarts堆疊柱狀圖的圖例

echarts中可以通過legend.show屬性來控制圖例的顯示與否。

下面是一個簡單的示例代碼:

{
  tooltip: {},
  legend: {
    show: false
  },
  xAxis: {
    data: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
  },
  yAxis: {},
  series: [{
    name: '蒸發量',
    type: 'bar',
    stack: 'A',
    data: [2.0, 4.9, 7.0, 23.2, 25.6, 76.7]
  },{
    name: '降水量',
    type: 'bar',
    stack: 'A',
    data: [2.6, 5.9, 9.0, 26.4, 28.7, 70.7]
  }]
}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通過設置legend.show屬性為false,來隱藏堆疊柱狀圖的圖例。

八、echarts柱狀圖粗細選取

echarts中可以通過barWidth屬性來控制柱狀圖的寬度,也可以通過barMaxWidth和barMinWidth屬性來控制柱狀圖的最大和最小寬度。

下面是一個簡單的示例代碼:

{
tooltip: {},
legend: {},
xAxis: {
data: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
},
yAxis: {},
series: [{
name: '蒸發量',
type: 'bar',
data: [2.0, 4.9, 7.0, 23.2, 25.6, 76.7],
barWidth: 20,
barMaxWidth: 50,
barMinWidth: 10
},{
name: '降水量',
type: 'bar',
data: [2.6, 5.9, 9.0, 26.4, 28.7, 70.7],
barWidth: 20,
barMaxWidth:

原創文章,作者:GMIGD,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71420.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GMIGD的頭像GMIGD
上一篇 2025-04-23 00:48
下一篇 2025-04-23 00:48

相關推薦

  • Echarts 地圖 Label 增加背景圖

    本文將從多個方面對 Echarts 地圖 Label 增加背景圖進行詳細的闡述。 一、背景圖的作用 為 Echarts 地圖添加背景圖可以使 Label 更加直觀、美觀,提升視覺效…

    編程 2025-04-29
  • ECharts地圖輪播

    本文將從插件基礎、數據準備及處理、地圖呈現、輪播控制等方面,對ECharts地圖輪播進行詳細闡述。 一、插件基礎 ECharts官方提供了一個名為「echarts-gl」的插件,它…

    編程 2025-04-27
  • 深入解析Vue3 defineExpose

    Vue 3在開發過程中引入了新的API `defineExpose`。在以前的版本中,我們經常使用 `$attrs` 和` $listeners` 實現父組件與子組件之間的通信,但…

    編程 2025-04-25
  • 深入理解byte轉int

    一、位元組與比特 在討論byte轉int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位元組和比特的概念。位元組是計算機存儲單位的一種,通常表示8個比特(bit),即1位元組=8比特。比特是計算機中最小的數據單位,是…

    編程 2025-04-25
  • 深入理解Flutter StreamBuilder

    一、什麼是Flutter StreamBuilder? Flutter StreamBuilder是Flutter框架中的一個內置小部件,它可以監測數據流(Stream)中數據的變…

    編程 2025-04-25
  • 深入探討OpenCV版本

    OpenCV是一個用於計算機視覺應用程序的開源庫。它是由英特爾公司創建的,現已由Willow Garage管理。OpenCV旨在提供一個易於使用的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基礎架構,以實…

    編程 2025-04-25
  • 深入了解scala-maven-plugin

    一、簡介 Scala-maven-plugin 是一個創造和管理 Scala 項目的maven插件,它可以自動生成基本項目結構、依賴配置、Scala文件等。使用它可以使我們專註於代…

    編程 2025-04-25
  • 深入了解LaTeX的腳註(latexfootnote)

    一、基本介紹 LaTeX作為一種排版軟體,具有各種各樣的功能,其中腳註(footnote)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功能之一。在LaTeX中,腳註是用命令latexfootnote來實現的。…

    編程 2025-04-25
  • 深入理解Python字元串r

    一、r字元串的基本概念 r字元串(raw字元串)是指在Python中,以字母r為前綴的字元串。r字元串中的反斜杠(\)不會被轉義,而是被當作普通字元處理,這使得r字元串可以非常方便…

    編程 2025-04-25
  • 深入了解Python包

    一、包的概念 Python中一個程序就是一個模塊,而一個模塊可以引入另一個模塊,這樣就形成了包。包就是有多個模塊組成的一個大模塊,也可以看做是一個文件夾。包可以有效地組織代碼和數據…

    編程 2025-04-25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