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ython編程中,格式化字元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允許我們按照一定的格式輸出字元串,使得代碼可讀性更高、更易於維護。
一、基本用法
Python提供了多種格式化字元串的方法,其中最基礎的方式就是使用佔位符。例如:
name = "John"
age = 25
print("My name is %s. I am %d years old." % (name, age))
上述代碼使用%s和%d作為佔位符,分別代表字元串和整數類型。當我們調用print函數時,在字元串中對應的佔位符會被後面傳遞的變數值所替換。
除了%s和%d,Python還支持其他三種佔位符:
- %f:浮點數
- %x:十六進位數
- %o:八進位數
例如:
pi = 3.14159
print("The value of pi is %f" % pi)
除了使用佔位符,Python還支持使用大括弧 {} 和 format() 函數的方式格式化字元串。例如:
name = "John"
age = 25
print("My name is {}. I am {} years old.".format(name, age))
使用大括弧和format函數來格式化字元串可以使代碼更加簡潔易懂。
二、對齊方式
在格式化字元串時,我們還可以使用各種對齊方式。可以通過在佔位符中添加符號來實現,其中:
- 「<」:左對齊
- 「>」:右對齊
- 「^」:居中對齊
例如:
score1 = 70
score2 = 90
print("Score1: {:5}".format(score1, score2))
上述代碼中,使用「」符號實現對齊方式,數字 5 表示對齊後的寬度。
三、進位轉換和科學計數法
除了基礎用法和對齊方式,Python格式化字元串功能還支持在輸出數值時進行進位轉換和科學計數法表示
例如:
n = 100
print("Binary: {:b}, Hexadecimal: {:x}, Octal: {:o}".format(n, n, n))
print("Scientific notation: {:e}".format(123456789))
上述代碼中使用「{:b}」、「{:x}」、「{:o}」分別表示十進位數的二進位、十六進位、八進位形式,使用「{:e}」表示科學計數法表示。
四、結合字典
在實際編碼中,我們經常需要將字典類型的數據輸出為字元串。因此,Python允許我們在格式化字元串時使用字典類型的數據。
例如:
person = {'name': 'John', 'age': 25}
print("My name is {name}. I am {age} years old.".format(**person))
我們可以使用「**」操作符將字典轉換為關鍵字參數並通過 format() 函數輸出。
五、使用 f-string
從Python 3.6開始,Python還支持使用f-string這一新的語法糖來格式化字元串。
例如:
name = "John"
age = 25
print(f"My name is {name}. I am {age} years old.")
f-string格式化字元串功能非常強大,支持使用表達式、函數等。(需要注意的是,Python 3.6 以下的版本不支持 f-string 語法。)
六、總結
本文對Python格式化字元串功能進行了詳細闡述。通過例子的講解,我們了解了格式化字元串佔位符、對齊方式、進位轉換和科學計數法表示、結合字典以及使用f-string等多種用法。在實際編碼中,根據需求選擇不同的格式化字元串方式,能夠大大提高代碼的可讀性和代碼的易維護性。
原創文章,作者:IUPPE,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68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