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S模型:從基本模型到高級應用技巧的全面介紹

一、PLS基礎模型

PLS(偏最小二乘回歸)是一種線性回歸技術,主要用於分析多維數據的相關性。其最大的特點是在處理高維數據問題時能夠有效地降維。PLS基礎模型是最常用也是最簡單的模型之一。

PLS模型旨在通過找到有預測能力的線性關係來預測響應變數,並且能夠同時有效地處理多個自變數的協方差問題。以下是一個簡單的PLS模型的代碼示例:

from sklearn.cross_decomposition import PLSRegression
X = [[0., 0., 1.], [1.,0.,0.], [2.,2.,2.], [2.,5.,4.]]
y = [[0.1, 0.2], [0.9, 1.1], [6.2, 5.9], [11.9, 12.3]]
pls2 = PLSRegression(n_components=2)
pls2.fit(X, y)
print(pls2.coef_)

上述代碼中使用了 4 個自變數 ‘X’ 預測 2 個響應變數 ‘y’。PLSRegression() 函數指定了潛在變數數量 n_components=2。該函數返回一個訓練後的模型實例,fit() 方法用於擬合模型,並計算得出係數 ‘pls2.coef_’。

係數數組 ‘pls2.coef_’ 給出了 n_components 個維度上的線性權重,用於將 X 轉換到滿足 y 最優的至少一維。通過這種方式,PLS 模型在分析中可以快速進行特徵選擇和變數篩選。

二、PLS高級模型

PLS高級模型是基礎模型的進一步擴展,能夠處理更複雜的數據問題。在高級模型中,一些額外的約束可以添加到基礎PLS演算法中,從而提高了預測精度。以下是一個PLS高級模型的代碼示例:

from sklearn.cross_decomposition import PLSRegression
from sklearn import preprocessing
X_scaled = preprocessing.scale(X)
y_scaled = preprocessing.scale(y)
pls2 = PLSRegression(n_components=2)
pls2.fit(X_scaled, y_scaled)
print(pls2.coef_)

與基礎模型不同,高級模型的特徵之間的關係更加複雜,因此需要通過對特徵進行縮放等額外處理方式達到更好的結果。在上述代碼中,使用了 ‘preprocessing.scale()’ 函數進行縮放處理,即對每個特徵沿樣本軸進行標準化,然後添加到新的特徵矩陣 X_scaled 和 y_scaled 中。接下來使用 ‘fit()’ 函數訓練模型,最終通過 ‘pls2.coef_’ 計算出係數。

三、PLS的應用技巧

除了基礎和高級模型之外,還有一些有用的PLS應用技巧,可以提高模型的準確性和實用性。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應用技巧:

1.選取最優組件數量:

組件數量是在擬合PLS模型期間需要指定的重要參數。通常,組件數量越多,模型的精度越高。但實際上,也存在過度擬合的風險。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可以通過交叉驗證方法選擇最優的組件數量。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KFold, cross_val_score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Ridge
kf = KFold(n_splits=5, shuffle=True, random_state=42)
pls = PLSRegression()
pls_scores = []
pls_scores_std = []
n_comp_range = range(1, n_features)
for n_comp in n_comp_range:
 pls.n_components = n_comp
 score = cross_val_score(pls, X, Y, cv=kf, scoring='neg_mean_squared_error').mean()
 pls_scores.append(-score)
 pls_scores_std.append(cross_val_score(pls, X, Y, cv=kf, scoring='neg_mean_squared_error').std())

plt.errorbar(n_comp_range, pls_scores, np.array(pls_scores_std) / np.sqrt(len(X)), linewidth=2, color='navy')
plt.xlabel('nb of components')
plt.ylabel('CV score')
plt.title('PLS')

2.進行特徵選擇:

PLS模型具有自動執行特徵選擇的功能。可以通過點積運算計算自變數和因變數之間的相關係數,以確定那些自變數與因變數具有相關性比較高,然後保留這些自變數對模型進行訓練。

from sklearn.cross_decomposition import PLSRegression
pls = PLSRegression()
pls.fit(X, Y)
pls_scores = np.abs(pls.coef_)
pls_scores /= pls_scores.sum()
plt.bar(range(1, len(variables) + 1), pls_scores, align='center')
plt.xticks(range(1, len(variables) + 1), variables)
plt.xlabel('variables')
plt.ylabel('PLS scores')
plt.ylim(0, 1)
plt.title('Feature importance')

3.多數據集交叉驗證:

當PLS模型應用於多領域分析時,常常需要每個領域數據的交叉驗證結果。可以通過設置新的交叉驗證函數,最終得到所有領域的交叉驗證結果。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LeaveOneGroupOut
logo = LeaveOneGroupOut()
pls = PLSRegression()
n_components = np.arange(1, 10)
pls_grid_search = GridSearchCV(pls, [{'n_components': n_components}], cv=logo.split(X, Y, groups))
pls_grid_search.fit(X, Y)
best_n_components = pls_grid_search.best_params_['n_components']

上述代碼中的 LeaveOneGroupOut() 函數可以將數據集劃分為 N 個互補的樣本組。然後,可以使用 GridSearchCV() 函數搜索最佳參數組合。

總結

PLS模型是一種高效的多維數據分析工具,尤其適用於處理高維數據問題。在本文中,我們對PLS基礎模型、高級模型以及一些實用技巧進行了全面介紹,並提供了一些Python代碼示例。我們希望這些例子可以為您提供足夠的參考,從而更好地理解PLS模型。

原創文章,作者:ZHMPK,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68046.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ZHMPK的頭像ZHMPK
上一篇 2025-04-02 01:28
下一篇 2025-04-02 01:28

相關推薦

  • TensorFlow Serving Java:實現開發全功能的模型服務

    TensorFlow Serving Java是作為TensorFlow Serving的Java API,可以輕鬆地將基於TensorFlow模型的服務集成到Java應用程序中。…

    編程 2025-04-29
  • Python應用程序的全面指南

    Python是一種功能強大而簡單易學的編程語言,適用於多種應用場景。本篇文章將從多個方面介紹Python如何應用於開發應用程序。 一、Web應用程序 目前,基於Python的Web…

    編程 2025-04-29
  • Python訓練模型後如何投入應用

    Python已成為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領域中熱門的編程語言之一,在訓練完模型後如何將其投入應用中,是一個重要問題。本文將從多個方面為大家詳細闡述。 一、模型持久化 在應用中使用訓練好…

    編程 2025-04-29
  • Python zscore函數全面解析

    本文將介紹什麼是zscore函數,它在數據分析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用Python實現zscore函數,為讀者提供全面的指導。 一、zscore函數的概念 zscore函數是一種用於標…

    編程 2025-04-29
  • 全面解讀數據屬性r/w

    數據屬性r/w是指數據屬性的可讀/可寫性,它在程序設計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下面我們從多個方面對數據屬性r/w進行詳細的闡述。 一、r/w的概念 數據屬性r/w即指數據屬性的可讀…

    編程 2025-04-29
  • Python計算機程序代碼全面介紹

    本文將從多個方面對Python計算機程序代碼進行詳細介紹,包括基礎語法、數據類型、控制語句、函數、模塊及面向對象編程等。 一、基礎語法 Python是一種解釋型、面向對象、動態數據…

    編程 2025-04-29
  • ARIMA模型Python應用用法介紹

    ARIMA(自回歸移動平均模型)是一種時序分析常用的模型,廣泛應用於股票、經濟等領域。本文將從多個方面詳細闡述ARIMA模型的Python實現方式。 一、ARIMA模型是什麼? A…

    編程 2025-04-29
  • Python實現一元線性回歸模型

    本文將從多個方面詳細闡述Python實現一元線性回歸模型的代碼。如果你對線性回歸模型有一些了解,對Python語言也有所掌握,那麼本文將對你有所幫助。在開始介紹具體代碼前,讓我們先…

    編程 2025-04-29
  • VAR模型是用來幹嘛

    VAR(向量自回歸)模型是一種經濟學中的統計模型,用於分析並預測多個變數之間的關係。 一、多變數時間序列分析 VAR模型可以對多個變數的時間序列數據進行分析和建模,通過對變數之間的…

    編程 2025-04-28
  • 如何使用Weka下載模型?

    本文主要介紹如何使用Weka工具下載保存本地機器學習模型。 一、在Weka Explorer中下載模型 在Weka Explorer中選擇需要的分類器(Classifier),使用…

    編程 2025-04-28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