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素貝葉斯(Naive Bayes)是一種基於概率論和特徵條件獨立假設的簡單有監督學習演算法,用於分類和回歸問題。
一、基本概念
1、貝葉斯定理(Bayes’ theorem)
貝葉斯定理是條件概率的一種計算方法,用於計算在一個已知條件(假設)下另一個條件(假設)的發生概率。
P(A|B) = P(B|A) * P(A) / P(B)
其中,P(A|B)表示在已知B發生的條件下A發生的概率,P(A)和P(B)分別為A和B獨立發生的概率,P(B|A)表示在A發生的條件下B發生的概率。
2、後驗概率(Posterior probability)
後驗概率是指在已知先驗概率和觀測數據的條件下,推出某個假設成立的概率。
3、先驗概率(Prior probability)
先驗概率是在沒有任何觀測數據的情況下,已經對某個假設的成立概率做出的估計。
二、演算法原理
樸素貝葉斯演算法基於貝葉斯定理,將先驗概率和後驗概率結合起來,通過觀測數據計算後驗概率。在分類問題中,樸素貝葉斯演算法假設樣本特徵之間相互獨立,因此稱為「樸素」。
三、演算法步驟
樸素貝葉斯演算法步驟如下:
1、收集數據:收集一定量的數據,制定分類和特徵。
2、準備數據:將數據轉換為適合分類器使用的格式。
3、訓練模型:使用數據集進行訓練,估計樣本先驗概率和每個特徵條件概率。
4、測試模型:測試模型的分類效果,可以使用測試集或交叉驗證方法。
5、使用模型:使用訓練好的模型進行分類或回歸。
四、應用場景
樸素貝葉斯演算法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場景,如輿情分析、垃圾郵件過濾、情感分析、文本分類等。
五、代碼示例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sklearn.feature_extraction.text import CountVectorizer from sklearn.naive_bayes import MultinomialNB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accuracy_score # 讀取數據 train_df = pd.read_csv('train.csv') test_df = pd.read_csv('test.csv') # 特徵提取 vectorizer = CountVectorizer() train_features = vectorizer.fit_transform(train_df['text']) test_features = vectorizer.transform(test_df['text']) # 訓練模型 clf = MultinomialNB(alpha=1.0) clf.fit(train_features, train_df['label']) # 測試模型 y_pred = clf.predict(test_features) accuracy = accuracy_score(test_df['label'], y_pred) # 輸出結果 print("Accuracy:", accuracy)
以上代碼示例是基於樸素貝葉斯演算法進行文本分類的例子,通過讀取和處理數據,進行特徵提取,從而訓練出一個樸素貝葉斯分類器,最後進行測試,輸出分類的準確率。
原創文章,作者:HSGRZ,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61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