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HTTP協議中,狀態碼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所有的HTTP請求和響應中,狀態碼可以告訴我們發生了什麼事情。其中一個狀態碼就是204 No Content,它表示請求已成功處理,但是響應中並沒有實體的主體返回。在本文中,我們會詳細闡述204 No Content的含義、用途以及一些相關的細節內容。
一、基本含義
204 No Content表示HTTP請求已成功處理,但是響應中沒有數據主體返回。我們可以將它看作是一個成功的空響應。比如,一個DELETE請求成功刪除資源後,伺服器不需要再向客戶端返回任何其他的內容,只需要通知客戶端刪除成功即可。此時就可以使用204 No Content狀態碼來表示這種情況。
在HTTP/1.0協議中,204 No Content被定義為一個有實體但沒有主體的響應。但是在HTTP/1.1中,204 No Content被定義為一個沒有主體的響應。這一點需要注意。
二、使用方法
如上所述,204 No Content通常用於DELETE、PUT、POST等請求成功後沒有返迴響應主體的情況。但是,它也可以用於一些其他的場景。比如,在某些情況下,客戶端只需要知道是否成功執行請求,而並不需要其他的信息。這時候,伺服器可以返回204 No Content狀態碼。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客戶端對一個不存在的資源進行DELETE請求,伺服器應該返回404 Not Found,而不是204 No Content。這個情況需要特別注意。
三、相關細節
1. 緩存處理
由於204 No Content響應沒有主體內容,因此它通常不會緩存,也不應該緩存。在響應中可以添加一些緩存控制的HTTP頭信息,包括Expires、Cache-Control等,但是如果客戶端收到的是緩存內容則是無意義的。
2. 跨域請求
基於安全性考慮,在跨域請求中,瀏覽器通常會禁止設置Cookie。沒有主體的204 No Content響應通常不需要設置Cookie,因此不會觸發跨域請求。這也是204 No Content比200 OK狀態碼更有意義的原因之一。
3. 支持性
204 No Content是HTTP/1.0協議中的狀態碼,因此它的支持性非常廣泛。無論是在伺服器端還是客戶端端,都可以輕鬆地對其進行處理。
四、Code Snippet
HTTP/1.1 204 No Content Date: Mon, 04 Oct 2021 07:59:57 GMT Server: Apache/2.4.10 (Win32) OpenSSL/1.0.1i PHP/5.6.3 Connection: Close Cache-Control: no-cache Pragma: no-cache
五、總結
在HTTP協議中,204 No Content狀態碼錶示請求已成功處理,但是響應中沒有主體內容返回。它通常用於DELETE、PUT、POST等請求成功後沒有響應主體的情況。在使用204 No Content狀態碼時需要注意一些細節,比如緩存處理、跨域請求等。對於開發人員來說,理解這些細節是很重要的。
原創文章,作者:IBTWH,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60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