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善。
作為有史以來最暢銷的電子遊戲,《我的世界》早已把影響力擴展到世界各地,因此也需要適配各地的多種語言。
這無疑是個不小的工程。為此,製作組Mojang使用了管理語言本地化的Crowdin雲平台,動員全世界的志願者參與《我的世界》最主流的Java版本翻譯。
只要免費註冊了Crowdin賬號,任何玩家均可給出自己的翻譯文本,或者為其他人的翻譯投票、提建議。票數最高的翻譯不代表最終結果,許可權更高的校對員擁有最終的拍板權,驗證過翻譯後方可加入遊戲語言包。
Crowdin簡體中文翻譯頁面
在雲平台群策群力的模式下,目前《我的世界》Java版本已經擁有超過120種可用語言包。不過這些語言並不全是現實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通用官方語言,一旦普通用戶與校對員都想整個活,Mojang也予以默許,便會有一些整活意義大於實用性的語種加入遊戲。
大概只有《星際迷航》粉絲看得懂的克林貢語
單論英語,《我的世界》便有九種英文語言包,除了英式英語與美式英語,還有為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英聯邦國家單獨設計的英語。另有一種特立獨行的語言包,是把所有字母上下顛倒的英式英語,難以想像能在這種語境里生存下去的是怎樣的玩家。
另有一部分語言包,致力於收錄過去的語種。英語里有一種莎士比亞風格的英語語言包,說白了就是數個世紀前的近代英語。
俄語語言包也分為兩種:現代通用的官方俄語,以及“革命前”沙皇俄國所使用的俄語。在古羅馬帝國廣泛使用的拉丁語,亦被做成語言包收錄進了遊戲。
老外尚且願意在《我的世界》中存貯過去的語種,我們的文言文加入遊戲也算得上勢在必行。自2019年起,《我的世界》中文玩家社群就有了製作民間文言文語言包的企劃,2021年1月,這一企劃被Mojang官方採納,Crowdin頁面也正式上線。
6月29日,《我的世界》Java版1.17.1的第二個預發布版本,終於加入了文言文語言包。該語言包基於繁體中文遊戲進行翻譯,在選擇語言時找到繁體的“文言:華夏”字樣即可成功切換。
在文言文語境下,首先,《我的世界》不能再叫“我的世界”了,應該換個名諱叫“礦藝”。這個名字可能是根據英文Minecraft意譯而來,因為Mine可以同時翻譯成“我的”與動詞“挖礦”。
主菜單界面,“單人遊戲”與“多人遊戲”改成了“獨戲”與“眾戲”,“退出遊戲”則簡化為單字“去”,仔細一想,“去”就是離開,確實沒啥毛病。
三種“法”,即遊戲模式,也作了各自的翻譯。
“生”對應生存模式,要求玩家“獵貨、制物、升品、存命、充饑”,對應的白話文是“探索世界、收集資源、合成道具、提高等級、補充體力和生命值”;
“極”對應極限模式,“同乎生”,“難易鎖於極”,且“僅一命”,翻譯過來就是“難度鎖定在困難且只有一條命的生存模式”,從字面意思來看還算容易理解。
“創”便是創造模式了,介紹如下:“資籍豪富、無束而飛,破方石與彈指”,短短十四字涵蓋了創造模式的全部特徵,逼格高得不行。
再加上“創建世界”的功能被譯成了“辟新世”,屬實容易讓人把《我的世界》誤會成一款修仙遊戲。
更不用說附魔金蘋果都變成了“煉仙金果”
《我的世界》1.16版本,實裝了比鑽石工具更為耐用的下界合金工具,聽起來平淡無奇,但若是換成文言文版本,“下界合金劍”就要變成“業火餘燼之刃”,中二氣息瞬間爆棚,可惜沒有攻擊力加成。
從遊戲提示語、遊戲死法,再到遊戲的成就與進度系統,翻譯者都沒忘了作出符合文言文句法的翻譯。
高大上歸高大上,真正玩起來,你很難辨識出自己所需的特定物品。義務教育時期的文言文就已經很讓人頭痛,而遊戲中的文言文翻譯更是超綱,包含了非相關專業的玩家幾乎接觸不到的古漢語辭彙,或者連念都念不出來的生僻字。
這個“鞍韉”還算好的,畢竟都背過《木蘭詩》
凷讀作“塊”,“築凷”就是“建築方塊”,“澱”是“淀”的繁體字,遊戲中指沙土
而且目前版本的語言包,還僅僅是個半成品,由於尚需進一步校對,某些物品的翻譯文本也亟待統一。
紅石粉譯成了“赭末”
紅石塊卻還是紅石塊
以“學習”為目的來玩文言文版《我的世界》還不太可行,但是能讓古代漢語留存在這部風靡全球的遊戲里,已經算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原創文章,作者:游研社,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59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