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國風MMO“頂流”的長線運營解法之一。
10月中的鳳凰古城,連續不斷的小雨,為這座400多年歷史的古城增添了幾分寒意。《天涯明月刀手游》(以下簡稱天刀)在這裡舉辦了它的一周年盛典。由於天刀IP此前有過多次舉辦活動遇到下雨的經歷,早在2016年便有玩家戲稱它為“天涯下雨刀”。
《天涯明月刀》新主題曲《奇俠》演唱者之一騰格爾,泛舟出場
許是天氣的原因,白天在鳳凰古城參觀的時候,路上遊客並不多。但是到了傍晚盛典開啟,沱江兩岸人群攢動,從盛典入口延伸至100多米遠,岸邊均站滿了圍觀的遊客。
沱江兩岸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旅客,共同圍觀《天涯明月刀》這場盛典
我參加過很多遊戲發布會,但大多數都是較為垂直封閉式的,它們的參與者基本上是從業者或玩家,很少有這麼多“泛用戶”的時候。
因此,在看到這一幕時,我內心多少有點感動,尤其當聽到一位看起來至少50多歲的大爺,用方言跟旁邊的另一位大爺念叨著《天涯明月刀》時,那一刻我甚至在想,如果家中長輩在旅遊時,也能遇到一場內容豐富的遊戲晚會,或許他們會對「做遊戲到底是一份什麼樣的工作?」有一些新認知。
盛典中,有不少節目即使你沒有遊戲經驗也能欣賞得來,除了開場的歌曲表演,後續的“飛花令”、“鎧甲格鬥”、“月秀華裳”等表演,雖然都源自天刀手游的玩法或內容要素,但它們也都植根於現實的中華文化,理解起來並不難。
飛花令對決
唐宋鎧甲格鬥
作為一款國風MMO手游,相較許多主打國風的遊戲,年僅一歲的天刀手游所承載的中華元素顯然更為優渥。因此才能滋養出這樣一場虛擬與現實碰撞的盛典。
期間,北極光A2工作室總經理《天涯明月刀》端手游製作人楊峰、《天涯明月刀》IP內容總監顧婷婷、《天涯明月刀》端手游運營總監胡嘯與媒體展開了一場對話,結合他們的分享,我們感覺通過遊戲來體現中國文化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
01
虛擬和現實融合的“濃度和厚度”
早在天刀手游誕生之初,它便是一款非常鮮明的國風武俠產品。面對市場環境與用戶的變遷,他們也有意識的調整IP經營策略。
製作人楊峰表示,遊戲的用戶,尤其年輕的用戶,隨著對精神需求、審美、品質追求的提升,加上物質基礎可能處於更好的狀態,他們對娛樂形式的追求變得越來越多元化,不再拘泥於線上或線下,當下現實和虛擬互相融合的趨勢愈發明顯。
因此,在楊峰看來:“天刀需要把虛擬和現實交融做到足夠的濃度和厚度,才有可能引發質變。”
那麼,天刀是如何去踐行這一思考的?
2020年,天涯明月刀開啟了與湘西進行3年深度戰略合作的“芙·月·天涯”主題計劃,該計劃將圍繞建築、服飾、慶典、風景、音樂、電競六個篇章展開深入聯動。
以第一個篇章建築“天衣別院”打造為例, 天刀攜手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揉合湘西建築風格特色設計了主題家園“天衣別院”。在線下,天刀官方聯合湘西芙蓉鎮·紅石林度假區將它做成一個景區內的獨立小景點,而在線上,他們則按照同一份設計圖在遊戲內製作了一個遊戲場景。
天衣別院置身於湘西芙蓉鎮·紅石林度假區中
在天刀IP內容總監顧婷婷看來,這是一個新的內容創作模式,它不是單純的還原現實自然場景,也不是從遊戲選一個場景做進實景,這些其實很多遊戲都有做。“天衣別院”的創作很明顯跳出了兩者的桎梏,在設計之初,它便充分考慮到了湘西芙蓉鎮景區特色,包括周邊的植物、道路、房子風格等特點,同時還要滿足遊戲的內容需要,設計稿是基於雙方的思想不斷碰撞最終凝結而成,線下的“天衣別院”也因此能夠與景區融為一體。
2021年,線上線下“天衣別院”相繼竣工,玩家既可以在線上暢遊別院,也可以到實地一覽風光,飽覽湘西紡織技藝與當地建築人文風貌之精華。
天衣別院線上遊戲實景
顧婷婷說道:“這個模式是一個挺有趣的探索,它可以帶給玩家一個雙重沉浸感。現在遊戲里的天衣別院是玩家熱衷打卡的地方,這些玩家去到線下也能收穫真實體驗感。”據了解,實景中由“湘西染布”做成的大架子,如今已成為了天衣別院的標識之一,成為很多人拍照的網紅構圖視角。
天衣別院
“天衣別院”的面世,可以說揭開了天刀跨界文旅合作的新篇章,也是天刀IP基於線上+線下打造沉浸式旅遊體驗的開端。據介紹,他們後續還有基於張家界的全新地圖“雲上之城”等規劃。
在製作張家界“雲上之城”地圖過程中,天刀的美術曾親自前往張家界採風,為了還原張家界真實的光影,以及光影之下的雲、水流,反過來推動天刀團隊的技術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
“線下合作更多之後,我們可以身臨其境感受到原來創作沒有注意到的許多細節,它的這種美很震撼。”楊峰說道。對於“雲上之城”地圖,他們希望不管在視覺表現、品質,包括內容方面都有更深層次的體驗和還原度,它當然不是100%的復刻,反過來更希望給予玩家一種虛擬現實交融差異的感受。
當下國內遊戲在聯動嘗試方面可以說是百花齊放,但像天刀如此深入文旅聯動的仍非常少見。但有了第一個開拓者,必然會帶來一些新變化。
與此同時,得益於近幾年國風服飾文化的盛行,對於包括天刀在內主打國風文化的MMO精品遊戲,也均帶來了一些運營新思路。
顧婷婷表示,“傳統的Cosplay更喜歡扮演遊戲里的角色,比如NPC。但在天刀,除了扮演NPC,更多人是把遊戲里的衣服做出來穿身上去拍照,這個時候TA們不是在扮演任何人,而是遊戲里的自己。它更像是‘我’的第二人設,並不是單純對一個角色的模仿。”
洞察到這一市場變化,為了賦予玩家更多國風服飾裝扮體驗,他們在線下天衣別院開設了漢服買手店,同時聯動了多家漢服品牌,玩家可直接到實體店購買或預定國風服飾,實體店內甚至可以直接預約攝影師,便於玩家直接穿上服飾在景區內拍照。
玩家熱衷天刀的服飾並非沒有原因,除了設計與高品質的保障,他們同樣植入了不少傳統文化的內涵,比如他們與中國傳統四大名綉湘繡、蜀綉、粵綉、蘇綉均深度合作過,並且共同創作過精美的衣服,而這些衣服無一例外均深受玩家們喜愛。
玩家對於遊戲服飾的追捧,同樣也促進了遊戲內的消費。根據早前楊峰的分享,“天刀手游首月的外觀收入佔比達到了20%。” (據我們的數據,傳統手游MMORPG能達到約7%)
在與湘西文旅深度合作方面,天刀希望最終能把芙蓉鎮、鳳凰和張家界串在一起,變成一條契合年輕人的旅行線路。而在線上線下不斷碰撞的過程中,除了留存用戶,他們當然也希望能夠從中反哺遊戲更多年輕用戶的新增。
02
“國風”標籤與年輕用戶
過去幾年,伴隨Z世代用戶的崛起,國風與二次元等關鍵詞逐漸成為了行業高頻熱點。
在胡嘯看來,過往天刀在運營的過程中,植根於中華文化做了許多內容。玩家理解了這些設計,對遊戲產生了認同,背後其實更多是一種文化認同。
雖然國風這幾年在年輕市場很火,但天刀並沒有將它當成流量密碼去做。作為國內首提“國風”概念的手游,它最初源自於天刀對自身屬性的理解,它的包容性以及對當下年輕人起到的正向價值,是敦促他們深耕優質國風內容的關鍵。
在此前的專訪中,楊峰曾分享道,“天刀手游近50%的用戶是沒有MMORPG經驗的純新用戶,是非常‘泛’化的,更是‘泛娛樂’化的。但天刀的‘泛用戶’的另一個特徵,就是 ‘泛而不濫’。他們雖然來源多樣,但並不是對遊戲的品質不加挑揀的。事實上,他們對遊戲的沉浸感,國風題材,審美品質等等都有著很高的要求。”
“用戶在倒逼行業,一開始只有天刀做得很細緻,以堪比強迫症的高標準和規格在做內容。當年端游的時候真的是只有我們,但現在大家都在拼細節,遊戲行業的內卷也帶給玩家更多高品質的體驗。”顧婷婷說道。
天刀手游新地圖雲滇
在內容深耕的同時,還需緊跟年輕用戶的訴求變化。顧婷婷認為,現在年輕人的需求可以分為三個方面:第一,對海量內容的需求。第二,對於內容品質,例如是否新鮮,是否有趣的追求。第三,對於內容是否能夠交互體驗的要求,比如前面提到的沉浸式文旅,還有當下流行的短視頻,除了看之外是不是也能自己拍?
在夯實年輕市場線下互動方面,除了文旅等壯舉,今年5月,天刀聯合探案筆記打造了“嘲天宮盛宴”主題大型沉浸式劇場。同時,於本月(10月19日)官宣了天刀上海首個主題實景密室。這些對於天刀而言均為洞察年輕潮流作出的跨次元嘗試。
此外,在10月10日,天刀手游還在抖音發起挑戰賽#尋找武林第一人,通過快傳播、高參與、高互動的短視頻形式,短短10天便獲得了12.7億次播放。側面也印證了下沉年輕市場對於優質國風內容的極高分享熱忱。
在主打群體為年輕用戶的電競賽事方面,他們也投入了不少精力。根據天刀端手游運營總監胡嘯分享,過去的一年,天刀大概舉辦了30次大大小小的正式的比賽。
在胡嘯看來,電競歸屬於運營層面的其中一條“拓盤”思路,多樣化的玩法,可能帶來多樣的用戶,而通過包裝或者融入其它的元素,提升電競內容的厚度,則是天刀在電競化方面的探索思路,也是滿足天刀部分年輕用戶的訴求。
結語
在沱江上“鳳凰論劍”的天刀手游一周年,於江中央搭起了頗為壯觀的擂台,而通過黑科技,遊戲內天淚島星河巨幕同步呈現了虛擬沉浸式現場直播。在虛擬和現實的交融之下,令傅紅雪和燕南飛背後的國風武俠文化得到了新的延續。而這也是遊戲作為文化輸出極佳載體的再次體現。
當然,對於很多廠商而言,作為一個生態龐大的MMO,它並不是一個很好復刻的對象,但是它在國風文化領域的一些先行探索與嘗試,無疑是值得參考的範本。
據了解,在中國大陸和港澳台地區取得暢銷成績後,天刀手游也將踏上國風武俠文化輸出的新征程,接下來他們將持續籌備東南亞、韓國等地的發行計劃。在楊峰看來,海外不少地區對現在中國文化的興趣是在不斷提升的,雖然認同度還在培養,但是整體趨勢是很好的。因此,未來天刀手游團隊還將考慮在更多地區發行。
在尋找文化認同路上或許充滿著挑戰,但對於天刀在文化輸出方面,我們仍然飽含期待。
原創文章,作者:遊戲陀螺,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56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