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刪除大量數據導致索引失效
當我們進行了一次大量數據刪除後,索引可能會失效。例如,我們有一張訂單表,其中的訂單狀態欄位有如下分類:未支付、已支付、已取消等。當我們對已支付和已取消狀態的訂單進行刪除時,索引就會失效。因為這些狀態被刪除後,該索引上的大量記錄都不存在了,而索引的統計信息還是原來的,可能會導致查詢性能下降。
-- 示例代碼
-- 刪除訂單狀態為已支付的記錄
DELETE FROM orders WHERE order_status = '已支付';
-- 刪除訂單狀態為已取消的記錄
DELETE FROM orders WHERE order_status = '已取消';
二、數據量增多導致索引失效
當我們的數據量增多時,一些索引可能會失效。因為索引是基於數據統計信息進行優化的,如果我們的數據量增多,那麼原來的統計信息可能不再適用,導致索引過時。例如,當一張訂單表中訂單數量達到10萬條時,原來的索引可能就無法再高效地查詢了。
-- 示例代碼
-- 往訂單表中插入一萬條記錄
INSERT INTO orders (order_id, order_status, order_amount, create_time)
SELECT seq_order_id.nextval, '未支付', 100, sysdate FROM dual
CONNECT BY rownum <= 10000;
三、數據更新頻繁導致索引失效
當我們的數據更新頻率很高時,一些索引可能會失效。原因是索引需要維護數據在物理存儲上的順序,頻繁更新會導致索引的維護成本變高,甚至可能會導致索引失效。例如,當我們的訂單表中有一個訂單狀態的索引,而且這個狀態變化非常頻繁時,可能會導致索引失效。
-- 示例代碼
-- 修改訂單狀態為已支付
UPDATE orders SET order_status = '已支付' WHERE order_id = 1001;
-- 修改訂單狀態為已取消
UPDATE orders SET order_status = '已取消' WHERE order_id = 2001;
四、不合理的查詢條件導致索引失效
當我們使用不合理的查詢條件時,索引可能會失效。例如,我們的訂單表中有兩個索引,一個是訂單編號的索引,另一個是訂單狀態的索引。當我們進行如下查詢時,訂單編號的索引就會失效,而且查詢性能可能很低。
-- 示例代碼
-- 不合理的查詢條件
SELECT * FROM orders WHERE order_id > 1000 AND order_status = '已支付';
五、索引列類型不匹配導致索引失效
當我們的索引列類型與查詢的列類型不匹配時,索引可能會失效。例如,我們的訂單表中的訂單編號是一個字元串類型的UUID,而我們的訂單查詢條件使用了一個數字類型的ID,這種情況下,索引可能無法命中。
-- 示例代碼
-- 索引列類型不匹配的查詢條件
SELECT * FROM orders WHERE order_id = 1001;
原創文章,作者:GMOZX,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49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