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收藏的遊戲攻略(雲和山的彼端最強裝備)

再續一部超越時代的王道史詩:《軒轅劍叄 雲和山的彼端》

經過漫長的期盼和等待之後,我們終於等來了《軒轅劍3 雲和山的彼端》單機移植版。如果你問小編 60 塊錢買下來值不值,我的回答是很值。不管你曾經被它震撼過感動過,還是第一次接觸到這個聞名遐邇的國產經典之作,拿起手機玩一遍,都能有諸多收穫。

該怎麼評價《雲和山的彼端》呢?在我的眼裡,它幾乎是唯一一部國人原創的,足夠與同期全世界最好水準比肩的遊戲作品。這個對比列表裡面包括 1995 年的《仙1》、1995 年的《幻想傳說》、1997 年的《宿命傳說》、1999 年的《異域鎮魂曲》、1998 年的《博德之門》還有 1997 年的《最終幻想7》……在那個盛產經典 RPG 的黃金時代,《雲和山的彼端》絲毫不遜色與其他優秀同類。

它的劇情已經不依託與武林派系爭鬥和兒女情長,遊戲內涵也不同於國產 RPG 與日系架空 RPG。《雲和山的彼端》,如同其名一樣,以一個大氣磅礴的開場為我們徐徐展開了一個時期的世界,在當時乃至現在的單機遊戲中都不多見,可以稱為絕唱。它所帶來的影響、思索與震撼,怎麼評價都不為過。

風沙千里路迢迢 走馬西來欲到天

主人公名叫賽特——一個純粹的西方名字,其身份是歐洲梅羅文加王朝高盧出生的東方人與日耳曼混血兒,受法蘭克國王和宰相的囑託,不遠萬里的來到東方尋找“王道”——戰爭的不敗之法。賽特親身經歷了各種文化和人的紛爭:以宗教為名的屠殺;引導阿拉伯世界走上鼎盛時期的革命;西域小國的屠城慘劇以及之後所造成的阿拉伯與大唐軍隊的慘烈一戰;盛世大唐表象下的暗流涌動,最終以安史之亂結束。而在這漫長的旅途期間,賽特逐漸開始思考一些原本他從來未想過的事情。

再續一部超越時代的王道史詩:《軒轅劍叄 雲和山的彼端》

丕平三世、查理曼大帝、阿拉伯哲學家肯迪、唐玄宗、安祿山等歷史人物一個個出現,你可以矮子丕平稱兄道弟也能和李白談笑風聲,有波斯黑衣大食與白衣大食的對抗、有唐朝與大食的怛羅斯之戰、有安史之亂、有西方基督教中的大天使米迦勒、墮落天使撒旦,也有東方佛教、道教和儒家的思想。

遊戲世界橫跨歐亞大陸,貫穿羅馬、阿拉伯、中國三個文明,並針對文化背景迥然不同的三個地域,作了符合史實的三種不同設計,不論是服飾風格、音樂背景或對白等,都依各自文化背景進行設計。遊戲完成於 1999 年,在互聯網還不足夠發達的 20 世紀 90 年代中後期,DOMO 小組在遊戲的考據上下了很大功夫,圖書館、博物館是他們為了收集歷史資料經常造訪的地方。在遊戲開發過程中他們前後共參考了 95 本中外書籍資料,曾經有組員開玩笑地表示他們不是在做遊戲,而是在考古。當然上述這些,都是為了在遊戲劇情、場景設計和配樂上儘可能的還原史實。

再續一部超越時代的王道史詩:《軒轅劍叄 雲和山的彼端》再續一部超越時代的王道史詩:《軒轅劍叄 雲和山的彼端》

《軒3》部分參考書籍

當玩家把劇情進行到後半程,在這個遊戲大地圖上,赫然顯示著“地中海東岸”、“兩河流域”、“怛羅斯”、“西域”、“黃河流域”等字樣,給人帶來的內心震撼難以言喻。這樣宏大的設定,在此之前,從此之後,沒有國產遊戲能夠達到。

再續一部超越時代的王道史詩:《軒轅劍叄 雲和山的彼端》

音畫成就 猶有餘香冷醉人

作為一款上個世紀 90 年代末的單機遊戲畫面,用今天的眼光來看依舊精緻美麗:材質精細的貼圖、立體感十足的建築、宏偉大氣的地圖、古韻盎然的物品手繪,僅僅只是一個物品欄里的隨便一個道具,你打開介紹,淡黃色畫紙上工筆描摹出道具的樣子,角落上打著繁體字的紅泥印章,就已足見精細。

再續一部超越時代的王道史詩:《軒轅劍叄 雲和山的彼端》再續一部超越時代的王道史詩:《軒轅劍叄 雲和山的彼端》再續一部超越時代的王道史詩:《軒轅劍叄 雲和山的彼端》再續一部超越時代的王道史詩:《軒轅劍叄 雲和山的彼端》

建築物的內部更是仔細考究,特別是一些帶有文化標誌性的建築,例如威尼斯大教堂、帕爾米拉古城、少林寺等,你會發現細節非常考究,代入感十足。戰鬥的 2D 水墨美術依然驚艷,彩色手繪背景隨著場景變化而變,寥寥數筆,構圖直觀,前景人物動作流暢,兼具寫意動態,不光是賞心悅目,更是大氣洒脫。

再續一部超越時代的王道史詩:《軒轅劍叄 雲和山的彼端》

遊戲中“塔德莫爾”場景,右為現實中的“塔德莫爾(又名帕爾米拉古城,已被ISIS破壞)

再續一部超越時代的王道史詩:《軒轅劍叄 雲和山的彼端》再續一部超越時代的王道史詩:《軒轅劍叄 雲和山的彼端》

而遊戲的音樂,包括雲和山的彼端、壺中世界、水都威尼斯、天山石窟、洛陽花鼓、長安一片月、伊斯蘭世界、塔德莫爾古墓等等……幾乎每一首都是經典。地中海教堂中的聖歌、異域風情的彈撥樂、中華大地極富古韻的東方音樂,曲風旋律包羅萬象,風格大膽,在那個時代,其創意和用心都令人感動不已,不信的話大家可以親自去聽一聽“壺中世界”,這首曲子是為煉妖壺世界而作的,就一個小小的場景而已,曲中仙意和文詞吟誦簡直令人神往,再想想現在的國產手游里毫無風格可言的 BGM,便知這遊戲有多麼珍貴。

再續一部超越時代的王道史詩:《軒轅劍叄 雲和山的彼端》

需要說明的是由於 PC 版 4:3 畫面的移植,所以 iOS 版也做不到全畫幅(事實上其他很多完整移植的主機和 PC 遊戲都有這個問題),在 iPad 上畫幅還是比較足夠的,因此看上去整體畫面更舒適。但在 iPhone 上,實際的遊戲畫面就被縮小了,視覺空間優點窄,左右的寬邊存在感無比強烈,好在 DOMO 給它加了點帶花紋的背景,至少比之前《天之痕》移植版上架時兩條大黑邊要美觀,無需太過在意。

移植版體驗 長劍在手行坦途

重溫一個經典 RPG 其實需要一點耐心,因為它沒有你們習慣的一鍵尋路,沒有地圖指示,沒有自動傳送,也沒有快速跳過。但它能讓你在什麼都親自完成的一點一滴之中,得到最強的代入感。

《雲和山的彼端》難度設計非常平衡,不需要刻意練級、也不需要為了某個裝備拚命去打怪攢錢,升級進度不快不慢,讓玩家內心始終保持成長的愉悅感,每完成一段迷宮冒險抵達城市,經費充足,正好可以讓全員換一次裝備,邁向下一場冒險。平砍和法術都同樣效率,遇敵率設置也相當合理,所有隊員的升級節點都挨得比較近,而在迷宮中完全不需要中斷前進的步伐去做補血、回復工作,往往一個升級就搞定了一切。

再續一部超越時代的王道史詩:《軒轅劍叄 雲和山的彼端》

這就是一個老牌研發組的實力,知道什麼是恰到好處,什麼是一切盡在掌控之中,所以才能讓玩家玩起來無比的順暢。

iOS 移植版也對操作進行了優化,在遊戲過程中隨時可以切換三種模式,一個是類似滑鼠走路的點觸式,手指點哪裡角色走哪裡,點擊 NPC 或者物品可以對話/拾取;第二個是左側方向鍵+右側確定鍵;第三個是右側方向鍵+左側確定鍵,玩家可以以自己的習慣,挑選適合自己的模式。

再續一部超越時代的王道史詩:《軒轅劍叄 雲和山的彼端》

不管哪一種模式,遊戲菜單和戰鬥指令都支持手指點擊,很容易適應。

當然在移動的時候還是微微有些彆扭,特別是人物方向的調整,不過總體來說無傷大雅,習慣之後不會造成什麼阻礙。

另外遊戲中重要的戰鬥操作,也為了符合手游的操作習慣做了介面的簡化,指令步驟大大減少,同時更新增了半自動戰鬥選項,讓玩家可以指定隊友個別從事單一系列動作,像是施法、物攻、治療等等,使角色自動使出設定的動作,以讓玩家在行動過程中大幅度減低所需要專註力,玩起來更輕鬆一些。

再續一部超越時代的王道史詩:《軒轅劍叄 雲和山的彼端》

可以採用不同的自動戰鬥 免去重複點擊的麻煩

遺憾的彌補 再續未了大唐情

要說《軒轅劍叄:雲和山的彼端》的遺憾和不足,那就不得不說遊戲進入中國之後的劇情。遊戲劇情發展到唐朝境內之後,我們可以感覺到遊戲的劇情進程突然加速,包括安史之亂這些重大事件也被一筆帶過了。編劇鮑宏修談起這個話題的時候,曾用“黑暗行軍”來形容那時候的開發狀態:在黑暗中行軍,雖然一直在前進,但卻不知終點在哪。反映到遊戲開發上,就是遊戲前期鋪開太過,到後期突然發現時間不夠用了,不得不趕工收尾。

好在如今的 iOS 移植版在有生之年彌補這份遺憾,DOMO 小組特別製作了新劇情,新增劇情以「中國篇」為主,進一步豐富主角賽特在當時中國唐朝中發生的劇情。而當中究竟有什麼樣的新劇情,以及會迸發什麼樣的新火花,劇透沒意思,還是等待玩家在遊戲中《軒轅劍叄》來親自體驗解謎吧。

在回味原作的同時,還有新劇情可以探索,感覺錢花得頓時就值了呀!

再續一部超越時代的王道史詩:《軒轅劍叄 雲和山的彼端》再續一部超越時代的王道史詩:《軒轅劍叄 雲和山的彼端》

不過《雲和山的彼端》薄弱之處還是出在了劇情上,不光是中國篇有問題,故事不夠戲劇性,人物性格也不突出。玩家會明顯感覺缺乏必要的劇情大反轉(大反轉同時也是軒轅劍的慣例)和人物命運的波折,由於一味趕工,在遊戲的後半截劇情節奏加快,人物迅速走到結局,不免有些虎頭蛇尾,新增劇情的作用,不過是減緩這種感覺,卻也逆轉不了大缺陷。

可能是 DOMO 更偏向於表現道義初心的取捨,在“感情”這一問題上處理得也比較輕率,幾個主角之間的關係,尤其是男女之間的關係沒有一個落到了實處,反正賽特本人模糊混亂的感情線,著實令人喜歡不起來。

否則這款遊戲就能稱作完美了。

再續一部超越時代的王道史詩:《軒轅劍叄 雲和山的彼端》

不過換一種眼光來看,無論繁華盛景,終究會歸於平淡。無論是戰過蚩尤,還是勝過撒旦,賽特最終只是平淡的過完了一生。無論是郡主還是惡魔,妮可終究轉世成了普通的人類。神器不再,唯余傳說。

文化承載 王道霸道千古絕響

遊戲里這是一個尋找王道的故事,這是一次東行漫記。整個遊戲既是求道之旅,也是對內心的問答之旅。

縱觀軒轅劍系列,《楓之舞》的春秋墨家演義、《軒4》的秦滅六國、《天之痕》的隋初亡陳復國,《雲之遙》的三國時代等等,無一不勾起玩家對歷史的懷顧。而《軒5》則直接採用古籍《山海經》作為背景來補完上古神器軒轅劍的故事,《軒3》甚至涉及到了世界史範疇……這就是一部遊戲所承載的厚重。反而在硬體技術飛速發展、國內遊戲環境大逆轉的這幾年,國產遊戲失去了這樣的文化追求。

而另一方面,清淡的色彩、飄逸的線條、寫意性的動態勾畫……這些國產單機 RPG 的特色元素,將來可能也會被 3D 引擎、高清畫面和逼真的人物動作所替代。

再續一部超越時代的王道史詩:《軒轅劍叄 雲和山的彼端》

有很多東西可以被超越,美工、音樂、CG、引擎……沒有誰永遠停留在最強的位置,在遊戲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無論多麼高端的大作,一年之後就會被趕上,三年之後會被拋下,五年之後被新的強者取代。

但遊戲里的文化內核永遠不會被超越,不會被取代,也不會被真正遺忘。就像將近 20 年過去,我們早就不記得《雲山》里的遊戲細節如何如何,但不會忘記它帶來的文化思想衝擊。

價值觀、宗教觀的衝突(基督教、伊斯蘭教、儒家)、東西方文化的碰撞(從歐洲到中東再到東亞)、擴張式戰爭的根源之探索(怛羅斯戰役)、中華文化和阿拉伯文化之間的滲透與反滲透……賽特跨越千里風沙來到大唐,但是DOMO藉助遊戲告訴我們,強盛如大唐,也沒有“戰爭的不敗之法”。

再續一部超越時代的王道史詩:《軒轅劍叄 雲和山的彼端》

慧彥雖然是遊戲里的配角,但是很多人記憶中他比主角更加出彩。怛羅斯一戰,他不願看到戰火之下生靈塗炭,故以一身之死退敵,成全了他所倡導的“王道”。仁道王道,不殺之道,在那一刻,仁義的光芒完全掩蓋了從西方席捲過來的“征服之道”。慧彥死後,賽特才領悟到,無論是法蘭克帝國也好、黑衣大食也好、東方聖土大唐也好,都沒有“戰爭不敗之法”。因為世上沒有永遠勝利的戰爭,更沒有依靠“戰”來維持的真正繁榮。真正強大的東西不是武力,而是品德。

這種深刻豐滿的的文化內涵成功掩飾了它劇情上的不足,一個 RPG 遊戲,可以講述幾個開了掛的俊男美女闖關殺怪走向幸福歸宿的故事,也可以大氣地講述一種價值觀和文化取向,讓玩家自己去領會思考。而《雲和山的彼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後者。

——無論捨棄什麼,都不要捨棄文化追求。

再續一部超越時代的王道史詩:《軒轅劍叄 雲和山的彼端》

猶記得很多年以前身在遊戲中,輾轉千萬里路終於到達長安那一刻,內心的自豪感和歸宿感無比強烈。一款遊戲,能夠讓一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堅定於此,幾乎就是最頂端的成就了。

願劍的傳說,直到永遠。

原創文章,作者:威鋒網,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44003.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威鋒網的頭像威鋒網
上一篇 2025-02-12 15:20
下一篇 2025-02-12 15:2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