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礎概念
for循環是一種經常使用的循環結構,用於重複執行某些代碼塊,可以根據指定的次數來重複執行,也可以根據需要重複執行某些操作。
for循環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為初始化、條件判斷和每次循環後執行的操作。
for(初始化; 條件判斷; 每次循環後執行的操作) {
//要重複執行的代碼塊
}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每個部分都可以省略,但是分號必須保留。
二、循環次數控制
for循環最常見的用法是指定循環次數,即條件判斷部分的表達式控制循環次數。
例如,下面的代碼可以讓程序循環10次:
for(int i=0; i<10; i++) {
//要重複執行的代碼塊
}
在上面的代碼中,循環次數由i的不斷增加控制,當i的值達到10時,條件判斷部分的表達式為false,循環結束。
三、數組遍歷
利用for循環可以方便地對數組進行遍歷,即訪問數組中的每一個元素。
例如,下面的代碼可以遍歷一個整型數組並輸出每個元素的值:
int arr[] = {1, 2, 3, 4, 5};
for(int i=0; i<5; i++) {
System.out.println(arr[i]);
}
在上面的代碼中,循環次數為數組的長度,每次循環通過下標訪問數組中的一個元素並輸出。
四、嵌套循環
for循環還可以被嵌套,即在一個循環結構內再嵌套另一個循環結構,常用於多維數組的遍歷。
例如,下面的代碼可以遍歷一個二維整型數組並輸出每個元素的值:
int arr[][] = {{1, 2}, {3, 4}, {5, 6}};
for(int i=0; i<3; i++) {
for(int j=0; j<2; j++) {
System.out.println(arr[i][j]);
}
}
在上面的代碼中,外層循環控制行數,內層循環控制列數,通過下標訪問二維數組中的每個元素並輸出。
五、循環控制語句
在循環結構中,可以使用break語句和continue語句控制循環的執行流程。
break語句用於跳出循環結構,即結束當前循環體的執行:
for(int i=0; i<10; i++) {
if(i == 5) {
break;
}
System.out.println(i);
}
在上面的代碼中,當i的值等於5時,break語句執行,循環結束。
continue語句用於跳過當前循環體中剩餘的代碼,進入下一次循環:
for(int i=0; i<10; i++) {
if(i == 5) {
continue;
}
System.out.println(i);
}
在上面的代碼中,當i的值等於5時,continue語句執行,跳過當前循環體中剩餘的代碼,進入下一次循環。
六、總結
for循環是一種常見的循環結構,可以方便地控制循環次數和遍曆數組等操作,甚至可以嵌套多個循環,通過break和continue語句可以控制循環的執行流程。
原創文章,作者:YRXKG,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35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