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Zookeeper是一個分散式協調服務,廣泛用於分散式應用與系統中提供一致性、可靠性、高效性等特性。Zookeeper的集群部署是Zookeeper能夠正常工作的前提條件,集群配置的正確性直接影響Zookeeper的性能和可靠性。
二、單節點部署
Zookeeper單節點的部署比較簡單,只需要下載對應版本的Zookeeper二進位文件,修改Zookeeper配置文件(conf/zoo.cfg)中的數據目錄和客戶端訪問埠等配置項,啟動Zookeeper即可。
# 配置Zookeeper數據目錄和客戶端訪問埠 dataDir=/var/lib/zookeeper clientPort=2181 # 配置Zookeeper集群伺服器,單節點不需要配置該項 # server.id=hostname:port:port
三、集群部署
Zookeeper集群部署需要考慮節點之間的數據同步、選舉等問題。集群部署的常用方式為奇數台節點的多節點部署模式,例如3、5、7等節點的集群部署。
1. 數據同步
Zookeeper集群中每個節點都需要與其他節點同步數據,實現數據的一致性。Zookeeper採用Zab協議(Zookeeper Atomic Broadcast)來實現數據的同步。Zab協議將Zookeeper節點分為兩種角色:Leader和Follower。Leader節點負責接收客戶端請求,將請求轉發到Follower節點,並處理節點間的數據同步和選舉等問題。
2. 節點配置
每個節點都需要在配置文件中配置自身的信息和所有節點的信息。例如,在一個3節點的集群中,每個節點的配置文件如下:
# 節點1的配置文件(myid為1) dataDir=/data/zookeeper clientPort=2181 server.1=192.168.1.1:2888:3888 server.2=192.168.1.2:2888:3888 server.3=192.168.1.3:2888:3888 # 節點2的配置文件(myid為2) dataDir=/data/zookeeper clientPort=2181 server.1=192.168.1.1:2888:3888 server.2=192.168.1.2:2888:3888 server.3=192.168.1.3:2888:3888 # 節點3的配置文件(myid為3) dataDir=/data/zookeeper clientPort=2181 server.1=192.168.1.1:2888:3888 server.2=192.168.1.2:2888:3888 server.3=192.168.1.3:2888:3888
3. 集群節點啟動
在啟動Zookeeper節點之前,需要先在dataDir目錄下創建myid文件,文件中包含該節點的id號,例如myid文件的內容為1,則表示該節點為集群中的第一個節點。每個節點啟動後,Zookeeper會自動加入到集群中。
4. 集群節點檢測
可以使用Zookeeper的客戶端命令行工具zkCli.sh來檢測Zookeeper集群節點的健康狀態。
# 進入命令行模式 $ ./zkCli.sh # 查看所有節點 [zk: localhost:2181(CONNECTED) 0] ls /zookeeper/quota [...] [zk: localhost:2181(CONNECTED) 1] ls / [zookeeper]
四、總結
Zookeeper集群配置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關鍵在於數據同步和節點配置的正確性。需要注意的是,Zookeeper的節點數不能為偶數,同時集群中不同的節點最好使用不同的IP地址來避免通信故障。
原創文章,作者:CFRIC,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34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