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CIe Gen概述
PCIe Gen(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是一種高速的串列電腦匯流排標準,它基於PCI匯流排架構。PCIe Gen為電腦與其它設備提供了高速數據傳輸的能力。PCIe Gen被廣泛地應用於顯卡、網卡、音效卡、硬碟控制器等各種設備中。
PCIe Gen採用了串列傳輸方式,與傳統的並行傳輸方式相比,有很多優點。首先,串列傳輸方便了傳輸線路的布局,使電纜變得更短,信號干擾變得更小,這提高了傳輸的可靠性。其次,串列傳輸能夠更好地適應高速傳輸,帶來了更高的帶寬和更快的數據傳輸速度。最後,串列傳輸避免了硬體之間的同步問題,從而可以支持更遠的距離。
PCIe Gen中的「Gen」代表了其代數,目前最新的版本為PCIe Gen5,它提供了更高的數據傳輸速度和更強的容錯性。
二、PCIe Gen架構
PCIe Gen採用端點-互連器-根複合體的架構,其中端點表示PCB板上的每個連介面,互連器表示電路板上的晶元,根複合體表示主板晶元組上的晶元。
在PCIe Gen架構中,每個端點都有唯一的設備ID和功能ID,來表示其在系統中的位置以及其功能。這使系統能夠準確地識別和管理連接的設備。每個設備都有一個PCI Configuration Space,其中包含了設備的廠商ID、設備ID、Class Code等信息,以及對設備的配置設置。通過配置空間,系統可以控制設備的工作模式、中斷狀態和電源控制等。
PCIe Gen的互聯器和根複合體是用於連接設備的「交換機」,它們可以連接多個設備並實現它們之間的通信。互聯器作為中間節點,在設備之間轉發信息,而根複合體則是整個系統的中心節點,它將互聯器連接在一起,構建出一個完整的匯流排架構。同時,互連器和根複合體還負責信號重整、時序控制、錯誤糾正等功能。
三、PCIe Gen的數據傳輸格式
PCIe Gen採用了數據包的方式進行傳輸,每個數據包包含了數據、地址和控制信息。數據包可以分為發送端點和接收端點兩部分,其中發送端點包含了一個TLP(Transaction Layer Packet),它包含了交易類型、事務號、數據長度和傳輸方向等信息。接收端點則執行相應的響應操作,並向發送端點發送響應信息,確認或拒絕發送的事務。
在數據傳輸過程中,PCIe Gen採用了多種技術來保證數據傳輸的可靠性。例如,通過CRC檢驗、重複發送、信號補償等手段來保證數據的正確傳輸。此外,PCIe Gen還支持流控制和帶寬管理,可以幫助管理數據傳輸的速度和流量。
四、PCIe Gen的編程實現
PCIe Gen的編程實現可以分為兩個方面:硬體部分和軟體部分。在硬體部分,需要設計符合PCIe Gen標準的電路板、介面和晶元,以及相應的驅動電路和信號處理電路。在軟體部分,需要編寫驅動程序和應用程序來實現數據傳輸和控制。下面是使用Python編寫一個簡單的PCIe Gen應用程序的示例:
import pciexpress # 創建PCIe Gen匯流排對象 bus = pciexpress.Bus() # 打開指定的PCIe Gen設備 device = bus.open_device(0,0) # 配置設備,啟動傳輸 device.configure() # 讀取數據 data = device.read(0x10, 4) # 寫入數據 device.write(0x10, data)
上述代碼中,我們使用pciexpress模塊提供的類和函數來創建一個PCIe Gen匯流排對象,打開指定的設備並配置設備。然後我們可以使用device對象的read和write方法來讀取和寫入數據。
原創文章,作者:JEMGA,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33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