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rcGIS影像拼接簡介
ArcGIS是ESRI公司出品的一個地理信息系統軟體,可以處理地理信息數據。影像拼接是將多幅不同位置角度或解析度的圖像,根據其特徵信息進行匹配、校正和拼接,形成一副規整、連續、無縫的圖像。
ArcGIS影像拼接是基於柵格數據的處理方式,可以將多個不連續的柵格數據集合成一個連續的柵格數據,適合於需要生成大範圍的地圖或圖像的場景。下面將從幾個方面對ArcGIS影像拼接技術進行詳細闡述。
二、ArcGIS影像拼接數據準備
在進行ArcGIS影像拼接前,需要準備好待拼接的影像數據。首先,需要對待拼接的圖像進行預處理,包括校準、重採樣、邊緣裁剪等。其次,需要對圖像素質和格式進行確認,如果待拼接的圖像格式或解析度不同,需要進行格式統一和解析度統一處理。
通過ArcCatalog創建文件資料庫存儲待拼接數據,每個文件資料庫代表一個工作空間。在文件資料庫中存儲待拼接的柵格數據,數據類型可以是單波段或多波段。根據待拼接數據的屬性和柵格數據類型,選擇影像拼接演算法,有簡單拼接、全色圖拼接、全波段拼接等演算法。
三、ArcGIS影像拼接技術實現
在ArcGIS中,實現影像拼接技術可以通過ArcMap和ArcToolbox兩種方式。對於較為簡單的影像拼接任務,可以直接在ArcMap中操作。對於較為複雜的影像拼接任務,需要利用ArcToolbox中的模型構建工具或Python語言進行編碼。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 ArcMap操作步驟
(1)打開ArcMap地圖文檔,並添加待拼接數據;
(2)在圖層中右鍵,選擇Data > Export Data;
(3)進入Export Raster Data對話框,對拼接範圍、像素尺寸等參數進行設置;
(4)點擊OK,即可完成影像拼接操作。
2. ArcToolbox操作步驟
(1)在ArcToolbox中選擇相應的模型構建工具或Python編碼工具;
(2)選擇待拼接數據,並設置拼接參數;
(3)運行模型或Python代碼,即可完成影像拼接操作。
四、ArcGIS影像拼接實踐案例
以下是一個簡單的影像拼接實踐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ArcGIS實現影像拼接。
1. ArcMap操作實踐
(1)下載需要拼接的三個tif文件,以及一個Google Map圖像;
<img src="https://developers.google.com/maps/documentation/staticmaps/images/trees.png" alt="樹影示例">
(2)打開ArcMap,新建地圖文檔;
(3)添加三個tif文件到地圖中,並對幾何位置進行調整,在ArcMap中,右鍵單擊tif文件進行拖拽調整;
(4)添加Google Map圖像,右鍵選擇新建數據源;
(5)在新建數據源的對話框中,輸入Google Map圖像的地址、名稱和坐標系信息;
(6)在圖層的Display Extent中設置Google Map圖像的顯示範圍;
(7)在ArcMap中對四個圖像進行校正;
(8)在Export Raster Data對話框中,設置輸出圖像為tif格式,設定圖像名和輸出路徑,並選擇影像拼接演算法;
(9)點擊OK,即可完成影像拼接操作。
2. ArcToolbox操作實踐
(1)創建一個新的工作空間,用來存儲待拼接數據;
(2)準備好待拼接的三個tif文件,並導入到工作空間中;
(3)在ArcMap中添加ArcToolbox,選擇合適的拼接模型;
(4)輸入待拼接柵格文件路徑和拼接後柵格文件輸出路徑;
(5)設置拼接參數,如像素大小、相鄰像元匹配精度等;
(6)運行模型或Python代碼,即可完成影像拼接操作。
原創文章,作者:URUXG,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33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