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紹
QAbstractListModel是Qt中的一個抽象模型類,通過其實現自定義模型提供數據給QML界面使用,也可以被QWidget界面使用。
它是Qt的模型/視圖架構中的一個模型,被用於ListView、GridView、PathView、TableView、TreeView等控制項上。
一個模型可以包含一對多行數據,在列中提供元素的數據。該模型可以被視圖控制項使用,讓用戶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對數據進行查看和修改。
二、功能
QAbstractListModel負責實現獲取數據、添加數據、修改數據、刪除數據等操作,同時還具有以下功能:
1、數據通知機制:在更改模型數據時,通知視圖(例如,QListView)進行更新。
2、可排序(排序原理類似於QSortFilterProxyModel):根據需要對模型的行進行排序。
3、可過濾:根據需要對模型的行進行過濾。
4、可分組:根據需要將模型的行分為組。
三、數據結構
QAbstractListModel中的數據結構是一個二維數組,即每個元素都是一個列表。每個列表表示一個列,每個列表中的元素表示該列的一個值。
例如有一個包含4列數據和3行數據的模型,數據如下:
1 2 3 4 a b c d 1 2 3 4
那麼QAbstractListModel中的數據結構,就是一個包含4個列表的列表,每個列表中包含3個元素。
[1, a, 1] [2, b, 2] [3, c, 3] [4, d, 4]
四、實現
1、數據獲取
數據獲取是QAbstractListModel的主要功能,其核心函數是:data()
QVariant QAbstractListModel::data(const QModelIndex ¤t, int role = Qt::DisplayRole) const
其中:
current:表示一個模型索引,用來返回當前行和列的數據。
role:表示角色,用於指定返回哪個角色的數據。若是不指定默認值,會返回Qt::DisplayRole角色的數據。
該函數返回當前行和列的數據,可以根據角色(role)的不同返回不同角色的數據。
示例代碼:
QVariant MyModel::data(const QModelIndex &index, int role) const { if (!index.isValid()) return QVariant(); if (role == Qt::DisplayRole || role == Qt::EditRole) { MyData data = m_dataList.at(index.row()); if (index.column() == 0) { return data.id; } else if (index.column() == 1) { return data.name; } } return QVariant(); }
上面的代碼實現了數據的獲取,其中包含了2列獲取。
對於角色(role)的說明:
1、Qt::DisplayRole:顯示該項的數據(默認的角色)。
2、Qt::EditRole:可編輯該項的數據。
3、Qt::ToolTipRole:懸停在該項上時顯示的提示。
4、Qt::DecorationRole:在該項上顯示的圖標或裝飾。
2、數據更改
數據更改是QAbstractListModel的另一個重要功能。下面給出setData()函數的另一個版本,它用於當模型中的數據發生更改時更新該索引項。
bool QAbstractListModel::setData(const QModelIndex &index, const QVariant &value, int role = Qt::EditRole)
其中:
index:表示一個模型索引,用來確定要更新哪個元素。
value:表示新的值。
role:表示角色,用於指定要更新哪個角色的數據。默認情況下,該函數更新Qt::EditRole角色的數據。
示例代碼:
bool MyModel::setData(const QModelIndex &index, const QVariant &value, int role) { if (index.isValid() && role == Qt::EditRole) { int row = index.row(); MyData data = m_dataList.value(row); if (index.column() == 0) data.id = value.toString(); else if (index.column() == 1) data.name = value.toString(); else return false; m_dataList.replace(row, data); emit dataChanged(index, index, QVector() << role);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上面的代碼實現了setData()的功能,實現了根據索引號進行更新。
請注意,您需要在更改模型數據後發出信號dataChanged(),以通知視圖更新模型顯示的數據。這個信號需要傳遞兩個QModelIndex,表示要更新的數據的行和列。
3、數據插入和刪除
數據插入和刪除在QAbstractListModel中是使用insertRows()和removeRows()函數實現的。
bool QAbstractListModel::insertRows(int row, int count, const QModelIndex &parent = QModelIndex()) bool QAbstractListModel::removeRows(int row, int count, const QModelIndex &parent = QModelIndex())
其中:
row:表示要插入或刪除的行號。
count:表示要插入或刪除的行數。
parent:表示模型中某個節點的父節點。默認情況下,該節點沒有父節點,因此使用QModelIndex()。
示例代碼:
bool MyModel::insertRows(int row, int count, const QModelIndex &parent) { beginInsertRows(parent, row, row + count - 1); for (int i = 0; i < count; ++i) { MyData data; data.id = ""; data.name = ""; m_dataList.insert(row, data); } endInsertRows(); return true; } bool MyModel::removeRows(int row, int count, const QModelIndex &parent) { beginRemoveRows(parent, row, row + count - 1); for (int i = 0; i < count; ++i) { m_dataList.removeAt(row); } endRemoveRows(); return true; }
上述代碼演示了如何插入和刪除模型中的行。
請注意,您需要在數據被插入或刪除後發出信號beginInsertRows()或beginRemoveRows(),並在插入或刪除數據後發出相應的結束信號。
五、總結
QAbstractListModel是Qt中模型/視圖架構中的一個抽象模型類,提供了數據通知、數據獲取、數據更改、數據插入和刪除等功能,方便用戶在QML、QWidget等界面中使用自定義的模型。
通過以上的示例代碼,希望對讀者能夠更深入地了解QAbstractListModel的使用和實現原理。
原創文章,作者:HWEQN,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32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