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操作
1、登錄系統
在 Linux 中登錄系統分為兩個階段:系統開機,用戶登錄。開機後會進入登錄界面,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即可登錄。
$ssh user@IP
2、常用命令
基本命令:cd、ls、pwd、mkdir、rm、cp、mv、cat、more、less、touch、echo、chmod、chown、chgrp、ln、tar、gzip、gunzip、top等。
$cd /home #切換至/home目錄 $ls #查看當前目錄中的文件和目錄 $pwd #顯示當前目錄的路徑 $mkdir testdir #創建testdir目錄 $rm -r testdir #遞歸刪除testdir目錄 $cp file1 file2 #將file1複製成file2 $mv file2 file3 #將file2重命名為file3 $cat file #查看文件內容 $touch file #創建文件 $echo "hello" #輸出hello $chmod 777 file #修改文件許可權 $top #查看系統進程和系統資源的情況
3、文件許可權
在 Linux 中,所有文件都有一組文件許可權,包括文件所有者(Owner)、文件所在組(Group)和其他用戶(Other)。文件所有者、文件所在組和其他用戶,三者各具有讀(r)、寫(w)和執行(x)三種許可權。可以通過 chmod 命令來修改文件的許可權。
$chmod 777 file #將file文件許可權設置為 rwxrwxrwx
二、軟體安裝
1、使用 apt-get 命令安裝軟體
Linux 系統下最常用的安裝軟體的方法是使用 apt-get 命令。APT(Advanced Packaging Tool,高級打包工具)是 Debian/Linux 中常用的一種包管理器。需要注意的是,使用 apt-get 命令需要 root 許可權。
$sudo apt-get update #更新軟體源 $sudo apt-get install software #安裝軟體 $sudo apt-get remove software #卸載軟體 $sudo apt-get upgrade #升級已安裝的軟體
2、使用源代碼編譯安裝軟體
不同於 Windows 等操作系統有軟體商店,Linux 軟體的安裝主要是依賴程序源代碼編譯器,通常的做法是從官網或 GitHub 上下載源碼包,通過編譯器編譯安裝。下面是一個常見的源代碼編譯安裝過程:
$wget http://xxx.tar.gz #下載安裝包 $tar -zxvf xxx.tar.gz #解壓縮 $cd xxx #進入安裝包目錄 $./configure #執行配置 $make #編譯源代碼包 $sudo make install #將程序包安裝到系統目錄下
三、網路配置
1、Linux 網路命令
Linux 下常用的網路命令包括 ping、ifconfig、route、netstat、telnet、ssh、ftp、wget等命令。
$ ping www.baidu.com #測試連接百度伺服器 $ ifconfig eth0 #查看 eth0 網卡配置信息 $ route #查看路由信息 $ netstat -apn #查看埠佔用情況 $ telnet www.baidu.com 80 #測試與百度伺服器 80 埠通信 $ ssh user@ip #通過SSH協議連接到Linux系統 $ ftp ip #連接ftp伺服器 $ wget url #下載網頁並保存到本地磁碟上
2、靜態 IP 配置
在 Linux 中使用靜態 IP 配置要比使用動態 IP 配置更為顯示,因為靜態 IP 配置可以使 Linux 防止某些攻擊,提高網路的穩定性。
$ sudo vim /etc/network/interfaces # 在文件的末尾追加以下內容: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static address 172.16.36.33 #靜態 IP 地址 netmask 255.255.255.0 #子網掩碼 gateway 172.16.36.254 #網關
四、文件管理
1、遠程文件傳輸
通過 SSH 協議遠程傳輸文件,Linux 下有 scp 和 rsync 命令可用。
$ scp local_file remote_username@remote_ip:remote_folder 例:$ scp /home/local_file.txt root@192.168.0.111:/home/ #將本地文件上傳到遠程伺服器 $ scp root@192.168.0.111:/home/remote_file /home/ #將遠程文件下載到本地電腦 $ rsync -a local_folder remote_username@remote_ip:remote_folder #同步目錄
2、磁碟配額管理
設置磁碟空間配額可以避免因為某個用戶上傳了大量數據導致磁碟空間被耗盡,從而導致系統崩潰。在 Linux 中,可以使用 df 和 quota 命令來查看磁碟配額信息。
$ df -k #查看磁碟空間使用情況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quota $ sudo vim /etc/fstab #在源碼包中添加usrquota和quotaon參數 $ sudo mount / -o remount $ sudo touch /quota.user $ sudo chmod 600 /quota.user $ sudo quotacheck -cvug /home $ sudo edquota -u user #給用戶設置磁碟配額 $ sudo repquota -a #查看全部磁碟配額
五、系統管理
1、進程管理
在 Linux 中,可以使用 ps、kill、top、pstree 等命令查看和管理進程。
$ ps aux #列出系統所有進程 $ top #實時顯示進程和系統資源的情況 $ kill -9 PID #強制停止一個進程 $ pkill process_name #殺掉與進程名稱匹配的所有進程 $ pstree -user #查看當前用戶進程的樹型結構 $ jobs #查看後台進程 $ fg and bg #在後台/前台運行進程
2、定時任務
在 Linux 中可以使用 cron 定時執行任務,比如備份資料庫、清理臨時文件和定時發送郵件等。
$ sudo apt-get install cron $ sudo service cron start $ crontab -e #編輯定時任務 crontab 文件
3、防火牆配置
在 Linux 中,可以使用 Iptables 防火牆來控制網路流量。默認情況下,一台運行 Linux 的主機不會有任何埠開放。如果需要開放埠,需要通過修改防火牆來實現。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iptables $ sudo iptables -L -n #查看當前 iptables 規則 $ sudo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22 -j ACCEPT #開放 SSH 埠 $ sudo iptables-save > /etc/iptables/rules.v4 #強制當前 iptables 規則生效
原創文章,作者:PCMBG,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32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