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解新增列操作
Pandas作為Python中最流行的數據分析庫之一,其數據處理的功能非常強大,支持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數據清洗、數據變換等操作。在實際應用中,我們常常需要為數據框新增一列數據,以滿足統計分析、數據建模、信息展示等需要。Pandas提供了多種方法實現新增列操作,本篇文章將對常用的方法進行詳細介紹。
二、常用新增列方法
1. 指定列名新增列
import pandas as pd df = pd.DataFrame({'a': [1,2,3], 'b':[4,5,6]}) df['c'] = df['a']+df['b'] print(df)
以上代碼中,首先創建了一個DataFrame數據框,並利用df[‘c’]=df[‘a’]+df[‘b’]方法新增了一列數據。需要注意的是,指定列名的方法常用於新增一列與已有列相關聯的數據。
2. 採用insert方法新增列
import pandas as pd df = pd.DataFrame({'a': [1,2,3], 'b':[4,5,6]}) df.insert(1, 'c', df['a']+df['b']) print(df)
以上代碼中,採用insert方法可以指定新增列的位置,其中1為列索引值。需要注意的是,使用insert方法新增列時,需要在函數中指定新增列名稱、列索引位置以及列數據。
3. 採用assign方法新增列
import pandas as pd df = pd.DataFrame({'a': [1,2,3], 'b':[4,5,6]}) df = df.assign(c = df['a']+df['b']) print(df)
將新增列和原始數據框複製為一個新的數據框。
4. 採用assign和lambda函數新增列
import pandas as pd df = pd.DataFrame({'a': [1,2,3], 'b':[4,5,6]}) df = df.assign(c = lambda x:x['a']+x['b']) print(df)
以上代碼中,採用assign函數和lambda表達式,可以實現計算較為複雜的新增列操作,具有比較靈活的特點。
三、新增列操作應用場景
新增列操作在數據分析和建模的過程中非常常見。例如,在對於數據分析中需要進行數據聚合和分組計算,而新增列可以為數據分組提供更多關鍵信息,有助於更好地理解數據變化和趨勢。同時,在對於數據建模和機器學習演算法中,新增列也是關乎模型精度的重要一環,它可以為學習演算法提供更全面和有意義的數據屬性。
綜上所述,Pandas的新增列操作對於數據分析和建模入門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通過熟練掌握新增列操作技能,對數據分析和建模的上手難度有著明顯的降低。
原創文章,作者:JULSY,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32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