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呼籲電商雙十一少一些套路:應該嚴打網店套路營銷

11月5日消息,近日央視發言,呼籲雙十一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誠的實惠。正是雙十一促銷節期間,央視說出了許多普通消費者的心聲。但電商平台和網店能否下大力氣整改,恐怕還需要相關部門的監督和規範。因為雙十一、618等電商促銷節會影響數量龐大的網購消費者,所以必須出台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確電商平台和網店的責任,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保障普通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雙十一存在哪些營銷套路

雙十一純粹是被電商平台炒起來的促銷節,當然京東和淘寶是最大得益者。如果消費者真的在雙十一購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那麼對廣大消費者也是有益的。但雙十一期間一些網店為了欺騙消費者,通過修改商品價格造成打折的假象,也就是比較常見的先漲價再降價。或者在電商促銷節期間清倉甩賣,將一些質量不合格、已經過期的商品出售給消費者。由於雙十一的影響力,很多不明真相的消費者上當受騙,而且投訴無門。

電商平台推波助瀾難辭其咎

作為國內兩大電商平台,京東和淘寶都有責任監督平台上的網店,發現違規店鋪要及時處理。但由於電商平台與網店存在緊密的利益關聯,所以僅靠平台自身凈化非常困難。相關部門必須加強對網店運營者的監督和管理,當然電商平台也必須配合和支持。開網店的門檻比較低,也不需要申請營業執照和納稅。這讓一些網店運營者鋌而走險,通過電商平台銷售劣質商品,甚至是假冒偽劣商品。而要打擊數量龐大的網店難度確實很大。

必須嚴打各種電商營銷套路

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各大電商平台都會在促銷節期間瘋狂造勢,以刺激消費者購物。各種營銷套路都會出現,例如:饑渴營銷、網紅帶貨等。但作為消費者最好還是理智點,避免被商家和網店套路了。相關部門要打擊各種營銷套路,最大的難點是取證。在電商促銷節期間消費者投訴會猛增,諸如商品質量出現問題、快遞包裹丟失等。然而最讓消費者不滿和詬病的還是營銷套路,消費者成了待宰的羔羊,總有一些上當受騙的消費者。

雙十一已經走過了幾個年頭,今年在直播帶貨的推動下,相信電商平台的銷售業績還會再創新高。但是電商促銷節期間的各種營銷套路,消費者也已經逐漸了解,對待「雙十一」也會更加理智。文 石頭IT視角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26034.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5-01-13 21:03
下一篇 2025-01-13 21:0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