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旗下的開年新機已經登場,也就是紅米Turbo 4,目前關於這款新機的配置參數都非常清晰,且價格方面也是直接以1999元來起步。
相信有很多用戶都對新機產生了選擇的慾望,也有許多用戶覺得新機的定價有些高,可以說什麼樣的爭議聲都有。
不過為了讓大家了解到紅米Turbo 4和紅米Turbo 3之間的區別,筆者給大家匯總了兩款新機的配置參數。
那麼接下來讓我們長話短說,看看身為新機,紅米Turbo 4的配置參數等方面,到底帶來了多麼大的變化。
外觀設計的區別:
紅米Turbo 4升級全新設計,採用2.5D微弧邊框,而且採用全金屬Deco,鋼琴烤漆工藝,並且在攝像頭模組上搭載了旋風雙環燈帶,支持音隨律動、無級變色。
而且機身背部還採用磨砂柔霧玻璃,搭配菱格雙拼紋理、紅色腰線,且在配色方面提供祥雲白、淺海青、暗影黑三款配色。
紅米Turbo 3的設計也是不容小覷,簡潔的相機Deco搭配三根精緻的分割線,讓整個機身後蓋顯得尤為有質感。
只不過兩款機型都採用的是塑料中框材質,看來是為了保持出色的性價比所做出的妥協,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屏幕素質的區別:
紅米Turbo 4採用一塊6.67英寸2712×1220柔性OLED直屏,擁有500nit典型亮度、1400nit全屏激發亮度、3200nit局部激發亮度.
同時支持120Hz刷新率、480Hz觸控採樣率(2560Hz瞬時觸控採樣),支持1920Hz高頻PWM調光+類DC調光,擁有12bit色深,支持HDR 10+、濕手觸控、小米青山護眼和短焦指紋。
紅米Turbo 3採用6.67英寸2712*1220解析度屏幕,且支持446PPI、峰值亮度2400nits、120Hz刷新率、支持100%P3色域、12bits色深等。
以及配備了2160Hz的瞬時觸控採樣率、AI觸控功能、16倍超分觸控技術、1920Hz高頻PWM調光和SGS低藍光認證等。
核心配置的區別:
紅米Turbo 4搭載的是天璣8400-Ultra處理器,採用台積電4nm製程、全大核架構,首發新一代能效大核arm A725。
為了更好的釋放性能,新機還搭載旗艦同款3D冰封循環冷泵,擁有5000mm2超大面積,估計性能釋放不會有什麼問題。
紅米Turbo 3搭載的是驍龍8s Gen3處理器,採用了一個主頻為3.0GHz的超級內核、4個主頻高達2.8GHz的性能內核和3個主頻為2.0GHz的效率內核組成的旗艦架構。
關鍵還採用台積電4nm製程工藝的晶元,僅從性能上來說,也是很強的存在,可以說如今的中端晶元性能已經很誇張了。
影像方面的區別:
紅米Turbo 4採用了旗艦同款大光圈超感相機,支持動態照片上傳,儘管是雙攝鏡頭,但日常拍照上可以輕鬆滿足。
從鏡頭感測器上來說,採用前置20MP(豪威OV20B,支持AON隔空手勢),後置50MP主攝(索尼LYT-600,OIS)+8MP超廣角(思特威SC820CS),支持Live Photo。
紅米Turbo 3的主攝為索尼LYT-600感測器,擁有5000萬像素和F/1.59的光,並且採用800萬像素的索尼IMX 355感測器。
只能說能拍,但效果絕對算不上好,畢竟千元機的拍照能力並不會特彆強,一旦很強的情況下,肯定會捨棄其餘方面的參數。
續航以及細節方面的區別:
紅米Turbo 4內置6550mAh最大小米金沙江電池,擁有1600次四年耐用長循環,升級雙增壓耐寒晶元,支持90W快充。
紅米Turbo 3內置了一塊5000mAh的電池,支持90W的有線快充技術,可以說在續航方面的迭代幅度真的很誇張。
細節方面,以紅米Turbo 4為例,支持0809 X軸線性馬達,1014 + 1115雙揚聲器,支持NFC、紅外遙控,IP66 & IP68 & IP69防塵防水,Wi-Fi 6,藍牙6.0,三頻北斗+雙頻GPS。
不難出來,相比於紅米Turbo 3來說,無論是導航方面還是防水等方面,都進行了很大幅度的升級和改變。
最後想說的是,紅米Turbo 4是一款很難找到什麼短板的機型,但也是一款很難找到特別大亮點的產品。
對此,大家覺得新機1999元的起步價合理嗎?一起來說說看吧。
原創文章,作者:簡單一點,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25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