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部分
相對於管家之前寫的GAMER全黑包裝,影馳 擎 512-M.2 PCI-E 2280 HMB(下文簡稱擎M.2 512G)的包裝以軍綠色迷彩為主,給管家一種軍事遊戲風格的感覺,頗為硬派。

包裝正面

512GB版本。包裝背面,打開外表

全套附件
在附件方面,擎M.2 512G除了基本的箱說外,還附送了影馳特有的加厚散熱片和導熱墊,能有效避免固態硬碟因高溫過熱帶來降速,相對於其他M.2固態硬碟來說更加貼心一些。
產品細節
擎M.2 512G本身和大多數影馳SSD一樣,使用了藍色PCB設計,PCB表面為常見的亮面設計。固態本身並沒有使用雙面快閃記憶體設計,對於打算安裝第三方散熱片的玩家來說,兼容性表現會更好一些。擎M.2 512G本體,SSD正面。
在主控方面,擎M.2 512G使用了來自群聯的PS5013-E13主控,該主控為支持搭配TLC/QLC的無外置緩存主控方案,本身支持NVME 1.3協議並具備PCIe Gen3 x4規格,主控本身帶有HMB技術和溫度監控,工作溫度為0~70攝氏度,4CH 512GB版本理論最大讀寫速度為2500MB/s和2100MB/s。
群聯PS5013-E13主控

PS5013-E13(T)資料
作為最基本的小常識,管家認為還是有必要列舉一下的,M.2介面總共有3種類型,只有M Key的M.2口才是PCIE X4,選擇M.2固態時候要留意一下。

M Key M.2介面

三種M.2口簡單介紹
在快閃記憶體NAND方面,管家手上的這塊擎M.2 PCIE 512G的快閃記憶體顆粒均來自群聯自封的TLC顆粒,相對於目前同價位某些QLC產品來說,在壽命和性能上表現會好出不少。群聯自封TLC顆粒。4CH佔滿。熟悉影馳產品的朋友可能對擎M.2 PCIE 512G附贈的散熱馬甲並不陌生,從造型看來他和之前影馳黑將那款紅色散熱馬甲完全一致,前者散熱散熱馬甲僅僅更換成軍綠色的配色而已。原配散熱馬甲。挺厚實的。影馳這種散熱馬甲的安裝方式非常簡單,並不需要額外的螺絲進行固定,但這種安裝方式在來回拆裝後可能會有明顯痕迹,建議安裝時細心一點,別大力出奇蹟。

安裝說明教程

先把SSD放進去。墊上導熱墊。注意好方向

輕輕一按就裝好了

大概就這樣。相當厚重的散熱馬甲。

基準性能測試
在之前測試里管家曾被吐槽用的CPU太高端影響分數客觀性,所以在本次測試中,管家選擇了Z390平台搭配奔騰G5400進行測試,為了保證測試分數具備參考性,讓我們來看看擎M.2 PCIE 512G實際表現如何吧

奔騰G5400
測試平台一覽
我們可以從CrystalDiskInfo中看到,擎M.2 512G支持NVME 1.3協議和S.M.A.R.T.功能,同時傳輸模式也運作在PCIE 3.0 x4下,群聯E13本身功耗較低,加上巨大散熱馬甲加持,待機溫度讀數僅為17度,此時室溫為17~18度(廣東春天~),和室溫基本一致。
CrystalDiskInfo
在AS SSD Benchmark跑分項目裡面,擎M.2 512G整體性能表現還算不錯,取得了3279總分,其中連續讀取為2232.44MB/s,連續寫入1556.57MB/s,4K讀取一度達到59.16MB/s,對比同期的SMI方案來說,4K性能跑分表現較高,當然也由於軟體版本原因性能表現和CrystalDiskMark有一定出入。

AS SSD Benchmark
在CrystalDiskMark中,隨機讀寫相對於AS SSD Benchmark高出一截,均超過了官方標稱的2500MB/s和2100MB/s,達到了2546.4MB/s和2150.8MB/s,整體表現還算不錯,而4K方面則和AS SSD跑分有點出入,為52.22M/s。
CrystalDiskMark
對於版本有點老的Anvils Storage Utilities來說,跑分演算法上偏保守一點,不過依然能體現出擎M.2 512G的性能,整體成績和AS SSD Benchmark相近,4K部分可能因為是新主控的原因只有45.73MB/s。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同樣為版本更新不太勤快的TxBENCH整體跑分還算可以,整體表現和CrystalDiskMark相近,4K部分比Anvils Storage Utilities高一點,和AS SSD基本一致。
TxBENCH
在HDTune PRO讀取基準下,我們可以看到擎M.2 512G沒有出現嚴重降速的情況,這基本上得益於主控低溫和大型散熱片,讓SSD保持相對穩定的低溫,有效緩解了高溫帶來的降頻問題。
HDTune PRO讀取基準
SLC Cache大小&全盤寫入測試
關於SLC Cache大小部分,管家在過去測試中經網友建議,改進了相關測試方法,通過HD TUNE PRO的文件基準以及在刪除分區的RAW模式下TxBENCH高級測試中的全盤寫入測得成績對比。
TxBENCH中進行全盤寫入
全盤寫入速度變化
HD TUNE PRO的文件基準
在測試速度行程曲線我們可以看到,擎M.2 512G的實際靜態SLC cache是在40G~50G之間的,SLC cache沒耗盡前速度維持在1750MB/s區間,當SLC cache部分徹底耗盡後,速度會下跌至500MB/s,符合市售TLC快閃記憶體產品基本特徵。另外不建議玩家自己跑全盤測試,當空白快閃記憶體耗盡時繼續跑會比較傷。
溫度測試
相對於性能規格,更多玩家更在乎自己的SSD速度表現是否穩定可靠,這除了固件本身寫得好不好意外,還關係到主控在工作情況下是否會因高溫帶來降頻,管家通過TxBENCH執行全盤寫入10分鐘,並使用CrystalDiskInfo進行溫度監控。室溫17~18度。
實際工作場景
執行全盤寫入下溫度為37度
在經過10分鐘全盤寫入壓力測試後,擎M.2 512G溫度穩定在37度,溫度表現非常清涼,相信在夏天酷暑環境下依然能保持在正常工作溫度之內。
總結:性價比不錯的遊戲盤

在本次開箱測試中,管家手上這塊影馳的擎M.2 512G表現符合它的產品定位,群聯E13主控搭配群聯自封TLC顆粒,在可靠性和性能方面都完勝目前同價位QLC產品;厚重的散熱片保證其運行溫度較低,而相對低廉的定價也顯得性價比十足。管家認為,非常適合預算不足又想體驗PCIE X4 NVME固態的消費者,又或者打算買個便宜可靠的來放3A大作的遊戲玩家選購。
當然人無完人,擎M.2 512G的原配散熱片過分厚重,裝在某些主板上會和顯卡PCIE槽設備產生兼容問題(頂到顯卡),玩家只能自行購買較薄散熱馬甲替換,建議影馳在後繼產品中使用散熱性能尚可但厚度較薄的散熱馬甲。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24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