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粉絲通廣告選用先付費再充值的方法,我們在開戶的時候就需要先充值5000元,在投進社會化廣告前,需求先付款,體系承認付款並充值成功後方可投進廣告。
廣告投放的收費一般有以下幾個不同的標準。
微博粉絲通支持CPM與CPE兩種不同的計費方式,廣告主可以根據自己實際推廣需求來決定選擇哪種計費方式更適合。

1、按CPM計費
CPM表示按千次曝光收費,這種計費方式是互聯網廣告中非常常見的計費方式,大部分互聯網廣告平台,均有這種計費方式的廣告在售賣,微博也廣告將按「千次曝光」這種計費形式的廣告作為廣告核心計費方式之一。
微博粉絲通按CPM計費的價格為每CPM價格5元起,採用競價的方式的來計價,最終廣告消費價格與廣告主的出價相關,當同時選擇CPM出價方式的廣告主多,那麼廣告的最後的曝光成本會越高,反之則越低。
CPM計價方式適合於對曝光量有要求的企業投放,您僅需要對廣告的曝光付費,而用戶的點擊則不用計費。
CPM廣告的優勢
1)價格便宜,相對而廣告的千次展示成本才5元,10次展示才5分錢,成本是非常低的;
2)曝光量大,覆蓋面廣,CPM的計費方式可以為廣告帶來海量的曝光量,廣告的覆蓋面相對來說非常廣,幫助企業獲得充足的曝光量。
3)潛在轉化高,由於CPM的曝光量大、覆蓋面廣,因此能被最大範圍的用戶看到我們的廣告,帶來轉化的可能性就會大大提升。
2、按CPE計費
按CPE計費表示按互動計費,互動行為包括點贊、收藏、轉發、點擊等互動行為,一個互動行為記為一個CPE,當用戶選擇了按CPE計費,當您的廣告在展示的,用戶有一次互動行為,系統就會扣除一次互動行為的廣告費用,CPE按競價的方式,最低0.5元起,最終的價格與按CPM的形式類似,取決於投放廣告的廣告主數量的多寡,投放的企業越多,廣告成本越高,投放的企業越少,廣告的單次互動價格則越低。
CPE有點類似於傳統的信息流廣告中的點擊計費,由於微博有其自身的特點,用戶有著高互動性,因此微博開發出按CPE方式的廣告計價方式,以滿足以效果為導向的廣告主的需求。
CPE的優勢在於,廣告主僅需要對用戶的互動行為付費,相對而用戶對廣告產生互動行為,則用戶對廣告是感興趣的,選擇按CPE形式計費,意味著我們支付的廣告費用都是有意向客戶點擊了我們的廣告,才會產生成本,因此這種廣告的精準性足夠強,廣告效果更明顯。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23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