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一些朋友想轉行產品經理,或求職產品經理的簡歷,讓我幫忙提提意見,由此引發了今天的思考:如何在求職產品時拿出一份靠譜的簡歷?
首先強調一點,簡歷的修改只是為了讓這個「產品」更符合「用戶」——也就是HR或面試官的需求,爭取到面試機會。但真正是否能通過面試,還是要靠自己掌握的產品知識和臨場應變能力哦~
用做產品的思路來做簡歷
很多大學生在畢業之前是沒有在互聯網公司實習過的,基本沒有體驗完整的設計產品的流程,正好可以在做簡歷的過程體驗一下。
一個好的產品:以用戶需求為依歸,創造出吸引用戶的產品,同時能實現商業化。
同樣,一個好的簡歷:
從面試官的角度出發,給出一份匹配崗位需求的文檔,讓其能在短時間內意識到求職者的價值,快速錄取,從而實現你簡歷的個人變現。

那麼下面我們進入正題,如何更好地打磨「簡歷」這個產品呢?接下來我會用做產品的方法,從:目標需求、競品及資源分析、產品開發及測試、上線發布三方面來拆解。
目標需求
說到這裡,你得明白,企圖靠一份簡歷拿Offer的,要麼是大牛,用人企業是在主動的爭取你,要麼就是公司本身招不到人,看到你比較湊合,就要了,很難找到跟你自身能力及薪資相匹配的職位。
比如HR,看的是你的價值觀,以及穩定性,還有情商。
部分領導,看的是你現在馬上入職能不能幹活。
總監,長期來看你是不是個潛力股,能快速成長,未來給公司創造價值。

競品及資源分析
目標市場上的競爭情況,以及競爭者彼此的優勢都是什麼,怎麼在簡歷上面找到新的賣點,這個很重要。

1.資源分析
目前手頭上都有什麼樣的資源,有助於你寫好簡歷。這個資源可以是,過去某項牛掰的經歷。當然,也可以是一個提供給你信息的學長,等等。

2.確立核心功能
即簡歷上面,具體確立哪些優勢功能,以確立優勢,吸引到面試官。然後這個功能,也看自己的開發能不能實現,相應的資源是否到位。

產品開發及測試
所謂STAR,即Situation(情景)、Task(任務)、Action(行動)和Result(結果)。
簡歷上面的經歷,不是流水賬式的陳述,而是用 STAR 法則,四句話說清楚什麼樣的背景下,你接到了什麼樣的任務,做了哪些事、達成了什麼樣的結果。即使找不到產品相關的經歷,也可以使用能體現產品能力的經歷,比如比賽、社團、創業。比如最讓你驕傲的事情,你工作中最突出的成就,最能體現領導力、溝通能力、團隊精神的經歷,最能體現學習能力的經歷。


四、上線發布
看看簡歷在目標市場上面的反饋如何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23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