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被大家喊的很響亮時,一些躍躍欲試的有志青年終於按捺不住寂寞想去感受一下創業的「美妙感覺了」。而就在那時,還有一個職業被炒的很熱,這個職業就是產品經理。
產品經理這個職業之所以在當時很吸引人,主要是由於這個職業在當時有幾個很顯著的特點:入行門檻低、工資高、可以一上來就當「經理」、可以「指點江山」,做出一款厲害的產品從而改變生活,從而走向人生巔峰。

很多時候,當我們在浮躁中遊走半生,當某一天我們認清事物的本質後,生活終究會教會我們如何重新做人。比如做產品經理這個事情,很多人以為誰都可以去做產經理,這個職業的入行門檻很低,你去做了產品經理後一定會做出一款很厲害的產品去影響一些人,甚至改變一些人的生活。但是凡事都講求概率,既然一定會有人做出成功的產品,那為何這千分之一是你?
多年以後,你會發現,每年入行做產品經理的人有千千萬,但是市面上真正好的產品卻依然是那幾個。就算是市面上那幾個特別厲害的產品,這些產品的背後還是各大互聯網巨頭公司在後面支持著。成功一開始就註定只是少數人的盛宴。
對於一般的產品人來說,他們基本上是在那按部就班的調研著需求、畫著原型、為了幾個功能實現和開發吵得面紅耳赤、誰吵贏了按照誰的意思開發完功能後上線看效果。生活就是如此枯燥乏味而又周而復始的繼續著。
曾經的想要改變世界的夢想在日復一日的產品推進中,變成了只要功能不出什麼問題、數據不那麼難看、用戶不要提太多不好的反饋就已經燒高香了。曾經夢想著改變時間,最終發現我們終究還是被生活打回了原形。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任何事務都不可能一直被世人吹捧,而不接受這個社會的洗禮,產品經理這個職業也是一樣,浮躁過後終究會回到這個職業存在的本質意義上來。其實,產品經理存在的意義也就是及時的解決問題並做好反饋,通過解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最終讓一個又一個的需求落地,這就是產品經理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新的一年又開始了,結合自己工作盤點的機會,來反思一下自己,同時也將這種經歷分享給想要進入互聯網行業發展的人,希望與大家共同成長。

1、 為何要進入互聯網行業做產品經理?
年輕的時候,一直有個創業夢。當時天真的認為只有創業才能徹底的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從而開始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但是當真正了解了創業是怎麼一回事,並且知道了創業初期要做的具體的事情及創業成功的概率後,我才清楚的認識到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想要創業成功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情。
年輕的時候,聽說產品經理是CEO的學前班,做過產品經理後,創業成功的概率會更大一些。等到真正做過產品經理並想嘗試創業時才發現,產品經理的一些經歷確實對創業很有幫助,但是產品經理的一些經歷並不能主導創業成功。影響創業成功的因素概況來說分為天時、地利、人和,任何一個地方照顧不到位,都可能使當前的創業項目夭折。
而創業失敗後,對一個職場打工人的影響是巨大的。首先,很多HR一看到有過創業經歷的人,他們下意識的就不會招聘這些人。原因也很簡單,一方面創過業的人,他們的創業經歷對打工來說並沒有多少可以借鑒的東西,如果有另外一個在某公司打工幾年的人和創過業的人在一起來求職,HR會優先考慮老實打工的這個人;另一方面,一個人一旦創過業後,他的思維模式和做事方式就會發生變化,如果HR一旦招了一個創過業的人進來,萬一某一天他又去創業了,這不光會影響公司的招聘成本和培訓成本,同時這對HR本人的績效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所以,說了這麼多,普通人在沒有一定的積累、在沒有可用資源和相對較成熟的商業模式時,還是先穩定的打好自己的工較穩妥。因為創業失敗後對普通人的打擊有時候是致命的。

2、 是怎麼進入互聯網行業做產品經理的?
在職場上發展,有些機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如果你的學歷較好,那你或許可以憑藉這個高學歷進入不錯的大公司,然後接受系統的培訓從而一步一步的累積自己的專業知識,同時大公司的背景為你背書後,以後你再跳槽也會讓你在大概率上發展的越來越好。
如果你的學歷一般,你沒有學歷加持,那能遇到一個很好的師傅帶你也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比如我當年進入互聯網行業發展時,自己真的是啥都不懂,當時跟著一個師傅學習,剛開始他是極度不願意帶我的。但是當時我又沒有退路,所以我只能厚著臉皮每天請教他,即便是他極度的排斥我,我依然還是虛心的請教,然後將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感悟及時的與他分享。或許也就是因為我的求知心理和真誠打動了他,最終他才決定開始帶我。他將自己的一些項目文檔發給我讓我自己看,同時在項目中,他也會安排一些事情讓我自己去嘗試著做,通過我的實踐他會及時的糾正我的問題並給與我成長的方向。
說實在的,在當時那種情況之下,我確實是非常感謝自己的師傅。雖然他只帶了我幾個月,只為我指明了方向,在操作層面他並沒有完全的手把手去教我做一些事情,但是有時候師傅幾句話的點撥,確實可以讓我一下子茅塞頓開,讓我做事更有方向和目標了。
所以想要進入一個行業,有時候是靠機遇,有時候是靠師傅帶進門,更多的時候還是要靠自己積極的去爭取。如果自己不去爭取,那就是有再好的機會也是白搭。

3、 在進入互聯網行業的初期、中期,都經歷了什麼,有哪些收穫和感悟?
在進入互聯網行業之前,我在傳統行業外企發展。在外企工作的好處就是公司的各項福利待遇、上升通道、做事流程等都比較完善,我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做好自己的事情,每年還可以出去玩幾次,日子似乎還不錯。但是在傳統行業工作不好的地方就是工資漲的很慢,公司有很多工作多年的老人每年的工資也就上漲幾百元。
當時心浮氣躁的我認為,如果按照這種方式下去,那不是我再工作很多年,工資也才1萬元?而反觀互聯網行業,很多職位剛入行就有幾千元。
最終在工資的刺激之下,同時在傳統行業的工作干到了一定的瓶頸期後,我終究還是沒有抵擋住金錢的誘惑,轉身投入到了互聯網行業。
剛進入互聯網行業發展的那段時間,我的壓力確實大。一方面是隔行如隔山,雖然我之前已經工作了幾年,但是一換行業之前的積累幾乎都用不上了,我需要重新去學習;另一方面,由於半路轉行,公司的一些同事比我還小,他們在看到我連一些基本的技術知識都不懂的時候,一些不懷好意的人便會在背後給我穿小鞋,說我的壞話。當時初入行的種種落差確實是讓自己無法接受,畢竟我之前多少還管一些人,沒想到進入互聯網行業後卻變成了這樣。也許是那段時間確實是太忙了,忙碌讓我漸漸的忘記了別人的嘲笑和剛剛轉行後的種種不適應。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惡補知識和工作後,我終於感覺到自己好像是有那麼一點點的入行了。
入行後,我明顯的感覺到別人的閑言碎語少了很多,而我似乎又找到了之前在外企工作的那種感覺了。經過這段經歷後,我才真正的明白:人在自己弱小的時候,「敵人」是最多的,見到的「妖魔鬼怪」也是最多的。但是等到自己真正的強大後,你就會發現似乎這個世界都會和你好好說話,外界都會對你和顏悅色的相處。
在經歷了幾個月的痛苦的轉行、惡補IT和互聯網知識、積極調整心態、及時整理工作筆記並反思自己後,回頭再看那一段經歷,我反而認為那段極具戲劇性且略帶痛苦的回憶是真正讓自己成長的一段經歷。同時,也就是這段經歷,讓我對人性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4、 想要在互聯網行業發展的更好,需要做好哪些事情?
當真正進入互聯網行業發展後,我才發現焦慮、間接性迷茫、高壓、知識更新迭代快、需要不斷學習、年齡壓力已經成了我每天都要面對的話題。
所以想要在互聯網行業發展的好,你就必須不斷的充實自己,不論是學歷提升、還是專業知識的提升、還是項目經驗的提升,都需要你及時的做好規劃,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去。同時,身體健康對互聯網人也是必須要高度重視的事情。我們時不時的就會聽到某某科技公司的員工又猝死了,某某科技公司的員工體檢後又查出了各種病。雖然長時間坐在電腦面前進行高強度的腦力勞動已經成為了很多互聯網人的標配,但是切記身體是自己的,你為公司創造的價值可能只有少部分會分給你。
表面上看似乎互聯網行業的工資很高,但是如果按照時薪來算,其實互聯網行業和傳統行業差不多,很多互聯網人的高工資都是加班加出來的。普通人可以拚命工作,但是切不可拿命掙錢,身體健康才是萬福之本。在互聯網行業工作,最好的狀態就是合理安排時間,做到勞逸結合,早睡早起,保持心情愉悅。雖然這幾句話說起來確實簡單,但是想要真正的做到這幾點,除了高度的自律,有時還要看公司。
在互聯網行業發展,還有一個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就是年齡。對傳統行業而言,似乎35歲正是年輕力強該努力拚搏的時候,但是對一些互聯網公司來說,招聘時不要超過35的人的這項要求已經成為了行業的潛規則。面對這種現狀,過多的擔憂已經毫無意義,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35歲之前做好規劃,然後早做打算。
如果你打算在35歲後依然在互聯網行業混,那你就要在35歲之前專註提升技術實力,爭取去一些有發展潛力的大公司做技術骨幹或管理者。這樣你以後在35歲之後有大公司為你背書,再加上你的技術或管理經驗別人無法取代,職場上總會為你留下一片發展空間;如果你已經厭倦了996的生活,已經感覺自己對互聯網行業失去了興趣,那早點回歸傳統行業或者早點準備考公務員回歸到一種較穩定的生活中也是不錯的選擇。
每個人追求的不一樣,想要在以後過的不是很被動,那就需要在當下多看幾步,考慮的長遠一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和不足,同時每個人做事也都有上限和下限。正確的認識自己,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多去學習從而不斷拓寬自己的認知邊界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在互聯網行業發展,擁抱變化才能讓自己成長的更快。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23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