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業研究的邏輯線索
宏觀:產業。中觀:細分行業、龍頭企業。微觀:投資標的及與公司投資參考相近的。
做任何事都有落腳點,做行業研究的最後落腳點就是投資參考,所以我覺得行業研究的邏輯是逐步收縮,從大的產業到細分行業,再到龍頭公司,最後落腳到與自身實際工作相關的投資標的上。從主幹到支脈,後一層都依託前一層深入,越來越細,越來越具有實際指導意義。打個比方,我們研究醫療大健康產業,這個產業太大,我們做個概覽性研究之後往往會再篩選幾個比較有前景細分領域做深入研究,然後挑出一些業內龍頭公司做為參考,考察它近年的戰略務布局、投資併購案例等,再結合當下的新創公司考察其投資價值與意義。
二、行業研究的框架結構
行業現狀分析:行業發展的驅動因素,國內外企業的生存現狀政策環境分析:國家政府的支持力度產業鏈分析:產業上中下游企業有哪些、如何形成價值轉移與增值、最終消費者是誰商業模式分析:採購模式、生產模式、銷售模式、營運模式、盈利模式市場規模分析:海闊憑魚躍,大水才能養大魚。競爭環境分析:行業集中度、競爭格局、潛在進入者、新產品新技術威脅龍頭公司分析:行業概況、業務模式、盈利模式、營收狀況等發展趨勢分析:商業模式演變、業務模式演變、技術創新演變等等投資參考分析:結論以及對實際工作的指導價值。
前面講了行業研究的邏輯思路,具體執行層面需要研究框架來指導。在我的理解里,研究框架大致可以按照上述幾個模塊進行劃分。我相信這個比較容易學習,如果感覺描述的太簡單,可以多看看券商的行業研究報告,基本就能明白怎麼回事。
三、行業研究的方式方法
讀招股書:行業內最優秀的公司怎麼做的,從誕生至上市都有詳細介紹。搜索研報:博覽群書(報),建立認知參加會議:打入圈子,獲得最新行業動態訪談企業:向行業內的實際經營者了解行業生態與動向實地調研:親自體驗行業內企業的產品與服務
知道了行業研究的框架,接著就該開工幹活往裡面填內容了,可是對於陌生行業完全不了解怎麼開始呢?上面這幾點就是研究的方法,屢試不爽非常管用。
上市公司的招股書對於小白了解一個新的行業非常有用,裡面有個章節會詳細介紹上市公司的業務情況,會將公司所在行業進行一次梳理,對公司業務進行詳細陳述,讀完這章大概就明白這個行業最牛的公司是怎麼在運作的了。除此以外,許多券商出的行業研究報告和公司研究報告、第三方諮詢公司出的行業研究報告也非常不錯,有行業的最新進展。當然,除了閱讀,還應該去交談,比如參加行業會議和業內人士交流、走訪行業內企業進行訪談,或者實地調研親自體驗相關企業的產品和服務,這些信息都是一手信息,更加真實可靠。
四、行業研究的主要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知道怎麼做了,還要有好的工具來加快速度提高效率。進行行業分析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對行業的了解隨著閱歷的增加而深刻,這個積累的過程也需要藉助一些工具來完成,這裡就上述行業研究的方式方法所涉及的工具做個簡單羅列。
1、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Baidu、Bing、Sougo、Google 輪流交叉用,當然最好的還是百度和Google。Google雖好用,但正常情況基本用不了,想要琢磨的可以自己 參考這篇文章。
2、追蹤業內動態 科技媒體網站如36Ke 、虎嗅、鈦媒體、創業邦、愛范兒、創業家等,跟蹤初創企業的最新動態;行業微信公眾號,如感測器的MEMS、醫療的貝殼社等;同行網站或公眾微信號,如做一級市場可以關注IDG資本、紅杉資本等。如果有特別想關注的公司或行業,希望有新的新聞能及時收到,可以使用一些訂閱服務,我用Google 的alerts,訂閱關鍵詞新聞推送。
3、參加沙龍/會議 關注各類常組織活動單位的微信公眾號,關注行業微信公眾號、加入一些專業微信群。
4、閱讀招股書、財報 去交易所網站、上市公司網站、巨潮網、證券星等地方可以下載上市公司的各類報告,有針對性的閱讀。
5、閱讀研究報告 首推邁博彙金、其次從知乎(來源:小太)搜羅了一些供參考:艾司隆、CTR洞察中國、羅蘭貝格、英敏特、麥肯錫、德勤中國、尼爾森中國、華通明略、波士頓諮詢、埃森哲、清科研究中心、貝恩、尼爾森網聯、普華永道、貝萊德、艾媒諮詢、艾瑞諮詢、IBM、埃維諾、威勃龐爾、實力傳播、微盟、iClick愛點擊、群邑中國、安索帕、陽獅銳奇、品友互動、Criteo、維拉沃姆、百分點、Yeahmobi、互動派、Trustdata、友盟、微博電視指數、星圖數據、DCCI、知微數據、胖鯨智酷、華揚聯眾、秒針系統、geo集奧聚合、明思力中國、阿里研究院、360研究報告、百度營銷研究院、DataEye、易觀智庫、藝恩網、京北金融、Quest Mobile、阿里聚安全、百度MOTA
6、尋找行業數據 一部分研究報告中會涉及一些數據,可以借用;如果想自己搜集整理,則首推萬得,其次可以找相應的行業協會網站或者政府相關部門的網站上查,如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國家統計局等。除此以外,國外也有不少免費公開的資料庫可以訂閱,比如 U.S. Census Bureau 就是公開的。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23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