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n年前開始做品牌至今,也算具有發言權的「品牌新人了」,完全體驗和目睹了整個策划行業從領導到一的過程,今天也聊一聊自己關於品牌的一些理解。品牌這個耳熟能詳的詞語,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尤其2020年)不用過多的解釋給大家了,現在小到紐扣大到別墅,如果沒有品牌的痕迹,那麼消費者一定不會買單,所有品牌具有品質、安全、專業、檔次和圈層的價值。從產品的功能到品牌整整用了10年的時間(1996年-2006年),這十年間供應結構和需求結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包括文化法規也是「後來居上」。所以,現在在你不在你經營的產品後面加一個「品牌」你都不好意思說你是做什麼的。
最近比較熱的一個詞語「品牌的辨識度」被圈子裡的戰友用的比較頻繁,所以借刺激會說一說這個「辨識度」我個人是怎麼理解的。

一個學科、體系、系統和詞語的出現一定有源頭,盤古開天的思維對於策劃和營銷的這些行業來說挺難的(也有造詞大神,估計他自己都不知道啥意思)。辨識度源於音樂領域,即與眾不同的聲音只是其中一個要素之一。聲音的辨識度還應該與唱功、唱腔等因素唇齒相依,當然唱功應該包含音域、吐字、音準、情感表達、歌手二度創作的本領等;唱腔應該是歌手不同音樂曲風的運用和駕馭能力。簡單說就是有特點的聲音,你喜歡的歌星,音色和曲風都是不同的,前奏想起你便響起了初戀女友(別哭啊,哈)這個特性就是「辨識度」,那麼品牌中的辨識度是什麼鳥呢?
品牌辨識度即,在重度品牌中、尤其同類別品牌中容易辨認和識別的要素(名字、logo、顏色、類別、空間、哲學、味道等)既是品牌的辨識度。大家不禁要問就是差異化唄?個人認為是不同的,從宏觀角度來看差異化和辨識度,差異化更籠統,近於戰略,如差異化戰略,我們要和同步航不一樣,然而哪裡不同,就需要辨識度了,更加具體、落地一些。
品牌辨識度的重要性。特勞特提出了「定位」,佔領目標客群的心智,使品牌成為目標客群視野中第一個跳出來的「符號」。辨識度和定位具有同等價值,甚至遠超於定位的落地性,看過「定位」書籍的人很多,能夠得心應手使用定位方式的卻寥寥無幾。如果選擇辨識度來進行品牌前期的塑造,將很容易上手,小白也將擁有清晰的思路和方法,別急,個人總結了一點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勿噴,哈哈)。

品牌辨識度的方法。1、確定你所屬行業的類別,例如:燒烤既是餐飲行業,鮮串燒烤就類別;2、逆向表達,即你們用鮮串,我就用鮮串(意思是出品快,先的諧音既是鮮);3、簡單事情重複的做,如果房地產的黃金法則是「地點」的話(肯定是)那麼廣告的黃金法則的就重複,策劃好表達方式,24小時不間斷的重複、洗腦;如何做到24小時?當然有方法了,在今後的文章中和大家分享。
和大家分享了一些自己對於品牌和品牌辨識度的理解,希望對即將上路和已經在路上的營銷人有一點小幫助,萬變不離其中,知識不是力量,使用知識才是力量,在信息量高度爆炸的今天,如何讓運營的品牌能夠在眾多的 「妖魔鬼怪」品牌中具有高辨識度,就需要大家用心和更加專業的方法,最後,告訴大家,知識要靈活,其實辨識度,不僅在音樂領域同時在影視領域也是具有高價值的。舉幾個例子你們就明白了。作者薛大大一個滿身彈孔的摩羯策劃人。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23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