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一些項目管理,OKR 等相關的文章。原因很簡單,就是感覺自己的團隊的開發效率,交付質量等都不太讓人滿意。這其中的內部原因肯定就是項目管理的問題了。沒有找到合適的提高團隊開發效率和質量的方法論或者能夠具體落地的可實施的方法。
在看了很多項目管理的文章之後,對於所謂的敏捷開發,我其實有了新的認識。在這裡,我其實特別想問一下大家,敏捷開發到底是什麼?這裡大家可以停頓,思考一下答案,再繼續往下看。
敏捷開發就是 Scrum、極限編程?
敏捷開發就是每天開個小站會,每周一個更新迭代?
敏捷開發就是把需求進行拆分,拆分成每個小模塊,做一個甘草圖或者在白板上進行進度的展示?
敏捷開發就是任務管理軟體來管理開發進度?

來看一看敏捷開發宣言,其實,通過敏捷開發宣言我們就可以看出,敏捷開發並沒有固定的流程和方法論,敏捷開發本質上就是一種思維,一種思想。說得更形象一點就是:敏捷開發僅僅是一種價值觀和原則。
用我們中國的古話來講就是: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是古代的一種用兵作戰思想,指用兵作戰要根據敵情的變化來採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不能墨守某種作戰方法。
而敏捷開發是同理的,是我們軟體開發的一種開發思想,用來指導我們應該採取靈活機動的戰術來應對需求的不斷變化,不能一味地按照瀑布流模型的方式按部就班。
其實,我們現在所有的實行敏捷開發的指導方式都逃脫不了這兩點:小和快。
敏捷開發,敏捷,敏捷就是要求我們要快,而如何快呢?就要拆分成小的。
小 ,指的是要把需求,功能拆成一系列小的具體可執行的模塊,增量迭代開發;另外,團隊要小,人數超過一定規模就要拆分多個小組。
快,就是把所有的功能拆成固定大小的短迭代,對產品進行每周進行更新迭代。
敏捷開發作為一種價值觀和原則,就是「道」,而我們在敏捷開發中使用的各種集成框架,各種開發工具,各種方法都僅僅是提高敏捷的「術」。
這就是所謂的敏捷開發。其實,你們肯定會認為,我們公司的開發不就一直在這麼做嗎?但是,效率和開發速度我感覺還是上不去。
為什麼我會這麼問呢?因為我感覺我們團隊也是在這麼做,但是大道理我們是都懂,但是依舊是過不好這一生啊!原因在哪裡呢?我感覺其實,影響敏捷開發的還有團隊文化。
我自從創業之後,管理團隊之後,感覺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沒有形成好的團隊文化,沒有自己的團隊文化,就沒有好的團隊合作,這樣的團隊戰鬥力就很低。
所以,我最近在反思,如何構建一個有戰鬥力的團隊文化,能夠讓大家形成內驅力?內驅力形成之後,不管是落地什麼方法,都會非常方便的。
內驅力,也就是自驅力,在團隊文化的帶動下,如何讓大家自覺的去驅動自己前進呢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23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