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12種圖表類型分析「可視化圖表類型有哪些」

摘要:擁有什麼數據、能得到什麼數據、數據來源是什麼,如何獲取以及所有變數的意義是什麼。怎麼進行圖表化展現,如何表述一個有價值的數據故事,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一個數據故事,需要邏輯條理清晰,可以寫下stepN,在每個step講述什麼故事。

比如:

按照敘述方式可以是:時間變化、由大到小、由小到大、突出對比、探究交叉點(銀行活期利率=互聯網金融利率 的原因,舉個栗子,這是不可能的啦)、剖析原因(拆分:銷售額=客單價*會員數)、異常值等。

常見圖表展示方式說明:

基於數據的可視化組件:色覺暗示、坐標系、標尺、背景信息

色覺暗示:形狀、顏色、大小編碼數據,選擇什麼樣的數據取決於數據本身和目標

坐標系:用散點圖映射數據和與餅圖是不一樣的,散點圖有xy軸,其他有極坐標、直角坐標軸

標尺:有意義的增量可以增強可讀性,就像改變焦點一樣。線性標尺、對數標尺、分類標尺、順序標尺、百分比標尺、時間標尺

背景信息:讀者對數據不熟,可以闡明數據含義和讀圖方式

視覺暗示:可視化數據的時候,用形狀、大小、顏色老編碼數據。位置、長度、角度、方向、形狀、面積、體積、飽和度、色調(排列組合使用)

k-1.png

分類

整體中的部分

–餅圖、堆疊橫條圖(建議餅圖不超過8塊,百分比按一定規則順時針排序)

數據可視化:常用圖表類型

k-2.png

子類:可以層次結構,解釋數據時很重要,而且出現不同的觀點

–矩形樹圖:緊湊空間顯示層次結構,面積和顏色結合使用(面積表達佔比、顏色表達種類)

數據可視化:常用圖表類型

k-3.png

–馬賽克圖:允許在一個視圖中進行跨分類比較

–旭日圖:分析數據的層次及佔比

數據可視化:常用圖表類型

k-4.png

–瀑布圖:各個部分的的組成成分和大小

數據可視化:常用圖表類型

k-5.png

時序數據可視化

–條形圖:對於離散的時間點很有用

數據可視化:常用圖表類型

k-7.jpg

–折線圖:線條使趨勢更加明顯

數據可視化:常用圖表類型

k-8.png

–散點圖:顯示不同的點,數據量不大可以用線連接以顯示趨勢

數據可視化:常用圖表類型

k-9.png

–點線圖:相對於條形圖,更聚焦於端點

數據可視化:常用圖表類型

k-10.png

–徑向分布圖:與折線圖類似,但是圍城一圈(建議別超過20個)

數據可視化:常用圖表類型

k-11.png

–日曆:星期的模式

空間數據的可視化

–位置:直接憑直覺將經緯度搬到二維空間

k-12.png

統計圖表

–箱線圖:比較標準正態分布、不同自由度的t分布和非對稱分布數據的箱形圖的特徵

數據可視化:常用圖表類型

k-13.png

–子彈圖:kpi考核常用,目的是看實際值與期望值差距

數據可視化:常用圖表類型

子彈圖.png

數據可視化:常用圖表類型
數據可視化:常用圖表類型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22810.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5-01-12 12:43
下一篇 2025-01-12 12:4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