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互聯網的大背景下,做生意的邏輯與過去早已截然不同。按照傳統觀念,很多人可以拿著10萬元,找個可做的事情,再租個店面,便可坐等顧客上門買貨。但如果現在大家還按照著「貨—店—人」這樣的觀念來做,必然會導致虧損。那麼,實體店利用互聯網,該如何做好引流變現呢?
一、由買貨思維轉變為用戶思維
如今市場上70%的用戶都將時間停留在了自己的手機上,所以實體店必須藉助互聯網將用戶連接起來,並打造門店社群。
首先商家要打通線上線下,例如要線上有商城,線下有實體店,且未來不分線上線下,讓所有的商家都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運營,這樣才更符合現代用戶的消費需求。
其次就是要讓用戶對商家產生信任,即強化自身在用戶心中的社群形象,並持續做出互動和輸出價值。這才是在互聯網發展的大背景及社交電商環境下,商家該做出的轉變。
二、打造私域流量池,以存量帶增量,做加法
以往的實體店總是花費大量成本去打廣告及戶外宣傳等,但依舊會存在這些問題:導致用戶不能直接轉化,往往只是碰巧路過而進店消費一點;無法加強用戶印象,所以需要不斷打廣告;用戶消費完就結束了,沒有用戶沉澱鎖定維護客戶;沒有用戶增長裂變機制;不能快速獲得用戶真實反饋,也許辦了卡,也不經常來消費等。
因此,在社群電商時代,實體店在打造店主社群的同時,還需打造屬於自己私域流量池,也就是所謂的魚塘。
然而當把用戶從線上引來還不算完,這時還要把用戶沉澱下來,並將所有的目標用戶給「圈」起來,而這個圈就是社群的裂變。這樣做有這些好處:能與用戶建立強烈信任關係,通過社群與顧客深度的互動,比如發優惠券、拼團、秒殺等,從而刺激用戶轉化到實體店來消費;通過社交平台的屬性增強用戶黏性,並刺激用戶不斷回購;以現有存量的用戶找到更多的潛在用戶加入,建立完善的增長機制,讓社群自動裂變;會讓新用戶向自來水一樣,源源不斷,從而大大縮小以往的廣告成本等。
三、建立用戶增長機制
傳統實體店用戶增長最多的手段無非就是發傳單,然而成本過高,會有3點不好:用戶容易忘;無法對引流效果數據監測;無法做用戶沉澱。
現在是新媒體時代,商家必須打造一個適應這個時代的用戶增長機制。對此,我們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1.運營新媒體社交賬號:如短視頻平台(抖音,快手,火山等),頭條號,百家號,搜狐公眾號,微博,微信,QQ,社交平台等。
2. 裂變:用存量帶增量,可以這樣說,裂變是社群經濟中最有效,成本最低,效果最快的拓客渠道,要想製造裂變傳播,可從種子用戶,裂變誘餌,分享成果這3個方面入手。
總之,好實用分銷系統認為,大多數商家生意蕭條的關鍵就在於始終按照過去落後的經營模式來運營,這十分不利於門店發展,且轉型迫在眉睫。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22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