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圖來自Canva可畫
在疫情影響和在線教育風口之下,整個在線教育行業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景象。一邊是在線教育企業急劇增多、行業熱度急劇攀升;另一邊是諸多中小機構相繼曝出裁員、倒閉、跑路的消息,行業整合加速。
據多家媒體消息顯示,跟誰學旗下K12品牌高途課堂,正式在近日無償接收優勝教育旗下學員,並贈送寒假和春季課程。據了解,優勝教育是一家有著20年歷程的老牌在線教育企業,但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導致資金鏈斷裂、處於倒閉邊緣,而高途課堂是跟誰學旗下的K12大班課品牌。同為在線教育公司,一個面臨倒閉、一個如日中天,如此明顯的對比讓人不禁感嘆,在線教育真的變天了。
優勝教育面臨的窘境,在業內並不鮮見。早在11月初,知名教育品牌朴新教育,就將旗下朴新網校業務,打包交給了跟誰學。而朴新之所以選擇剝離該業務,主要原因還是它經不住燒錢虧損。而像朴新、優勝這樣的情況,在如今的在線教育領域正在變得越來越多。
洗牌加速但K12風口依舊
今年的教育培訓行業到底有多火熱?從下面這組數據,或許可以看出一二。據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10月,我國新註冊教育企業47.6萬家,註銷13.6萬家,凈增長企業數量同比2019年上漲22.5%。與此同時,存在經營異常的企業佔到了所有教育相關企業的17.8%。
暴漲的數據,顯示了整個賽道的火熱。處於風口上的K12網校,廝殺更是激烈。一方面是新入場的網易有道、猿輔導、作業幫等新型網校跑步進場;另一邊是精銳教育(巨人網校)、卓越教育(果肉網校)等線下機構跟進,K12網校的大火可見一斑。
而教培機構之所以扎堆進軍互聯網網校,與線上教育模式在近年來得到了驗證不無關係。從時間上來看,這個受驗證的時間點,最早可以追溯到去年暑期招生大戰期間。據後來機構反饋的數據顯示,頭部的幾家在線教育公司如學而思、猿輔導、作業幫等,不止一家公司在去年暑假線上招生規模超過了100萬人次,學而思網校1-5年級春續暑的續報率超過90%,猿輔導更是超過80%。
這個數據意味著在線教育發展至今,第一次線上續保率打平線下,也是第一次單個在線教育公司學員招生總數突破了100萬人,在線教育公司「入口課」整體招生規模逼近了1000萬人次,在線輔導參培率首次逼近10%。這些數據無疑向整個行業發出了明確信號,全民線上教育時代真的到來了。
這為今年以來整個在線教育行業,瘋狂融資1000億元埋下了伏筆。今年以來在資本催化之下,行業頭部公司的力量日漸做大,一些中小機構則因為融資難以及疫情影響等各種原因紛紛倒下,由此K12網校機構之間的洗牌開始加速。
不過,從整個行業前景以及機構力量對比來看,目前整個行業還在動態演進之中,尚未產生絕對龍頭。因此,現階段大的機構之間,還是以營銷燒錢搶學員為主。
融資燒錢巨頭獲客戰未休
從媒體給出的消息來看,跟誰學與優勝教育之間,只涉及學員交接,並不涉及其他方面;跟誰學拋出的贈課活動,也是針對優勝教育的學員而精心設計的。從這些消息不難看出,跟誰學此舉完全是沖著優勝旗下的學員而去的。而此事一旦促成,跟誰學自然是獲益匪淺。
畢竟,當前在整個行業都在為爭奪學員而大肆燒錢的情況下,通過贈課等方式獲取學員的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據《商業數據派》統計數據顯示,從今年1月到今年11月末,在線教育領域融資超過89起。無論是之前所提到的融資規模,還是從當前的融資數量來看,在線教育領域的融資都刷新了歷史。
在經歷了劇烈的融資之後,今年行業的燒錢大戰也更勝以往,除了平時的各種媒體投放之外,今年暑期招生大戰,更是讓在線教育的燒錢燒出了新高度。據媒體平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暑期各家投入的營銷費用不下60億,這個投入規模幾乎比得上頭部機構一年的營收。但面對如此高的營銷投入,學而思、跟誰學、猿輔導等頭部機構,誰也沒有退出「戰鬥」的意思。
而在激進的投放需求背後,是頭部公司流量爭奪戰的再次升級。據了解,去年暑假大戰,各個頭部公司的付費學員僅有一兩百萬級;今年暑假,這個數字已經達到了五六百萬甚至更高,頭部機構間的爭奪可見一斑。
不過從結果來看,今年的暑期大戰頭部公司之間拉開的差距,似乎並不大。甚至由於營銷廣告投放過於激烈,還影響到了其業績表現。
虧損並不重要
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跟誰學第三季度凈虧損9.33億元,這是多個季度以來跟誰學第一次虧損。而在虧損背後,跟誰學的正價課付費學員規模增長到了114.7萬人,實現了同比140%的增長。對於跟誰學來說,這個結果足以讓其向外界說明其「巨額虧損」的戰略意義了。
其實不只是跟誰學,受營銷大戰等因素影響,好未來、新東方等老牌教培巨頭的財報成績也不好看。據好未來財報數據顯示,好未來去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下降了98%,與此同時其營銷費用增長了75%,這也使其去年的凈虧損就超過了1億美元;今年的情況雖有所緩和,但也只是保持了微弱盈利,很難跟此前的水平相比。而據新東方的最新財報數據顯示,新東方最新一季度的凈利潤,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表現也不甚樂觀。
作為上市公司,跟誰學、好未來以及新東方之所以敢於大舉燒錢,甚至冒著被資本市場質疑的風險來做營銷,與當前在線教育展現出來的巨大前景不無關係。
據國家教育部門統計數據顯示,整個K12年齡段的學生有近2億,即使按照在線教育10%的參培率來計算,其潛在學員就達到了2000萬。按照大班課的客單價3000元/年,平均每人報1.5門課,每人每年消費4500元,網校班課的規模總體就達到了1000億元。按照已經上市教育公司的市銷率來計算,在線教育領域未來肯定會產生市值千億美元的公司。
在線教育廣闊的市場前景之下,這些巨頭機構不惜血本下場廝殺也就不難理解了。而在整個市場都還處在高速增長的情況下,巨頭為拓展市場接受短暫的「戰略性虧損」也能夠接受。
線上網校的整合潮就要來了?
在資本的強勢碾壓之下,短短一年整個在線教育行業就變天了。甚至有人認為,整個行業的大整合從當下就已經開始了。但在筆者看來,目前還遠未走到那一步。
一方面,整個K12在線教育市場還處於擴展增量階段。雖然目前我國的在線教育學員參培率達到了10%,但相較2億規模的巨大人口基數來說,當前K12在線教育還存在很大的增量空間。
另一方面,巨頭之間的「頭牌卡位賽」還未分出勝負。從目前各個大機構的情況來看,不論是老牌的新東方、好未來,還是新興巨頭如跟誰學、猿輔導、作業幫等,都還在憑藉其雄厚的資本力量激烈激戰,且尚未有明顯優勢的玩家出現。
這種情況下,行業內大的整合暫時還不會出現。不過,依據以往巨頭打仗、小機構先死的歷史慣例來看,接下來行業內必然會出現一小波整合潮,而頭部機構則會藉助整合小機構的機會進一步鞏固其頭部優勢,進而使頭部機構力量得到加強。
從這兩個方面來看,現在說行業整合潮來臨還為時尚早。但從長遠來看,在整個線上教育突飛猛進的情況下,在線教育資源集中化將不可避免。而隨著行業資源的進一步集中,整個行業的整合大潮也許就在路上了。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22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