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被秦滅了之後,張良曾經計畫為國家報仇,刺殺秦始皇,但是不成功,只好隱姓埋名到下邳避難。
一天,張良在橋上遇到一位衣著破爛的老人,老人故意把鞋子掉到橋下,並且很不客氣的對張良說:「年輕人,下去替我撿鞋!」
張良非常驚訝,想上前揍他一頓。但是看他是老人家,勉強下橋把鞋子撿了上來。老人又說:「幫我穿上!」張良雖然不情願,還是跪在地上給他穿上鞋。老人伸腳讓張良穿上鞋後,笑著離開,張良大吃一驚,目送他遠去。
老人走了一里路又回來說:「孺子可教啊!五天後的早上到橋上來見我。」
老人後來又連續測驗張良多次,確定他確實有大忍之心,便送給他一本書,告訴他說:這部書大有用處,要仔細研讀,將來可以成為王者師。
原來這是一部兵法書,相傳是姜太公輔佐周武王伐紂後所著的《太公兵法》。後來,張良果真利用這本書中的兵法,幫助漢高祖劉邦打天下,建立了漢朝。
「孺子」原是幼童的通稱,也可以用於指年輕人,「孺子可教」是說這個年輕人值得教誨。年輕人血氣方剛,做事容易衝動,很難做到忍,只有心存謙恭尊敬,才能忍人所不能忍。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22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