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維修專業者,每天和你分享不一樣的飛機新鮮事!
直升機的飛行主要依靠的是主旋翼高速轉動產生的拉力,而與此同時,主旋翼也會相應地對機身產生一個反作用力,使機身向著反方向運動。如果是雙旋翼系統,可以通過另一幅旋翼來抵消反扭力,單旋翼直升機則大多裝有尾槳,一是可以平衡主旋翼帶來的反作用力,其次是為直升機的方向改變提供操縱力。

直升機常見的尾槳形式有槳葉和槳縠組成的常規式尾槳:

以及風扇和涵道組成的涵道式尾槳:

不過這兩種尾槳形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點,常規式尾槳外露易傷人,涵道式尾槳消耗功率大,於是人們開始嘗試將尾槳去除,製造無尾槳的直升機。

無尾槳直升機的工作原理並不複雜,主要是用一個空氣系統代替常規尾槳,該部分由進氣口、噴氣口、壓力風扇、帶縫尾梁等組成。

無尾槳直升機的尾部是一整根通風管,根部裝有渦輪風扇,將空氣壓入尾梁;尾梁的一側開縫,壓縮的空氣沿著尾梁外壁噴出,根據康達效應,縫中氣流繞尾梁流動之後的最終效果就是產生了一個側向力,這個側向力會抵消掉大約60%的反扭矩。

尾梁的頂部還有一個可動噴口,引導尾梁內的壓縮空氣噴出,形成剩餘的反扭力和操縱力,這也就是無尾槳直升機的工作原理。

無尾槳技術有利也有弊,好處是對於地面人員來說更安全了,內置風扇的噪音也比開放式的風扇更小,由於不存在機械傳動,對飛行員來說操作負擔也更小了。

不過無尾槳直升機仍然存在一些弊端,那就是消耗的功率很大,尤其是懸停的時候,這是因為無尾槳直升機尾部壓縮空氣的渦輪直徑小,需要消耗比普通尾槳更多的功率,並且壓縮空氣在尾梁內折返,能量損耗比較大,這就導致無尾槳直升機比一般的直升機更費油。
目前搭載了無尾槳系統的直升機都由麥道公司生產,例如知名的麥道MD600,該機可廣泛用於新聞採集、行政運輸、空中醫療救護、空中遊覽及空中執法支援等飛行活動。

▲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22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