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零壹智庫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全球累計有47個國家和地區、5926家公司申請了38064件區塊鏈專利;其中,有3218家公司來自中國,佔比54.3%。
從專利申請情況來看,中國在全球區塊鏈技術領域佔據領先地位。
在零壹財經發布的「2020年全球區塊鏈專利排行榜TOP100」中,中國有52家公司上榜。榜單排名前3的公司均來自中國,分別為阿里巴巴、騰訊和平安集團,其專利申請數量分別為2100、1374和747件。
上榜的52家中國公司當中,區塊鏈垂直領域公司最多,有19家,包含複雜美科技、趣鏈科技等;其次是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公司。並且很多公司的專利申請集中在2019年,上榜中國公司中有19家在2019年的專利申請數占歷史總專利申請數的比例超過50%,如阿里巴巴、騰訊、微眾銀行、浪潮集團、網心科技、趣鏈、螞蟻金服等。
一、全球區塊鏈專利超1/2來自中國,2018年起出現爆髮式增長
在近兩年,隨著數字化經濟的不斷發展,金融、互聯網、電商、IT、製造、物流等行業相繼開展對區塊鏈、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5G等數字科技的研究,並不斷增加人力和物力探索數字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
其中,區塊鏈是最受關注的數字科技之一,而中國則是全球最大的「孵化器」。截至2019年末,全球累計有5,926家公司申請了區塊鏈專利,數量達到38,064件,覆蓋中、美、韓、澳、新、日等47個國家和地區。
圖1: 區塊鏈專利申請情況

從各國專利申請情況來看,中國在區塊鏈技術上佔據絕對優勢。
在這47個國家當中,中國公司規模和專利申請數量上均排在世界首位,截至2019年末,有3,218家公司,累計申請20,434件區塊鏈專利,分別佔全球總數的54.3%和53.7%。
其次,美國有2,048家公司參與區塊鏈專利申請,專利數量累計達到10,921件,分別佔全球總數的34.6%和28.7%。
圖2:各國區塊鏈專利申請數量及申請公司數量(TOP10)

縱觀中國過去10年區塊鏈專利申請情況,超過80%的專利申請集中在2018-2019年之間。從2010-2019年專利申請情況來看,可將區塊鏈專利申請分為3個階段:
圖3: 2010-2019年中國區塊鏈專利申請情況

第一階段(2010-2015年),區塊鏈概念剛剛出現,技術和應用場景還處於探索階段,僅少量公司開展了對區塊鏈技術的研究,如布比、威盛電子。
第二階段(2016-2017年),以比特幣、以太坊為代表的數字貨幣逐漸進入大家視野,區塊鏈所具備的不可篡改、去中心化、共識機制等特性,吸引了一批科技公司的加入,如阿里巴巴、達闥科技CloudMinds、通付盾、雲象、唯鏈、中鏈科技、眾享比特、中興等公司。
第三階段(2018年至今),區塊鏈技術可以有效解決人與人、企業、政府之間的信任問題,同時還可以保障數據安全,被金融、電商、製造、物流等行業採用,大量公司提出數字化升級,開展了對區塊鏈技術的研發,如螞蟻金服、網心科技、全鏈通、奇虎360、獵豹移動等公司。
二、2020年區塊鏈專利排行榜TOP100,52家中國公司入榜
據零壹智庫統計數據顯示,在2020年區塊鏈專利排行榜TOP100中,中國有52家公司入榜,其中阿里巴巴、騰訊和平安集團3家公司穩居前3。
表1:2020年全球區塊鏈專利排行榜TOP100





按照行業分類,這52家公司主要集中在區塊鏈垂直領域、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4個板塊。
- 區塊鏈垂直領域有19家公司,有6家公司專利數量在100件以上,分別為複雜美(347件)、瑞策科技(325件)、網心科技(251件)、趣鏈科技(158件)、全鏈通(122件)和中鏈科技(102件)。
- 10家科技公司,有2家公司專利數量達到100件以上,分別為浪潮集團(313件)和華為(129件)。
- 6家金融機構,有4家專利數量達到100件以上,分別為平安集團(747件)、微眾銀行(410件)、眾安保險(182件)和泰康保險(122件)。
- 5家金融科技公司,3家專利數量達到100件以上,分別為螞蟻金服(132件)、京東數科(118件)和點融網(104件)。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21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