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俎代庖含義及典故出處「越俎代庖的意思及成語解釋」

成語故事匯:越俎代庖的典故

「越俎代庖:意思是主祭的人跨過禮器去代替廚師辦席。比喻超出自己的職責,越權辦事或包辦代替。

01、出處

成語故事匯:越俎代庖的典故

《莊子·逍遙遊》:「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02、典故

成語故事匯:越俎代庖的典故

傳說在遠古時代,有個很有道德的人,名叫許由。他是陽城人,隱居在箕山,深受人們的愛戴。

當時的君主叫唐堯,想把君位讓給許由。他對許由說:「日月出來了,而燭火還不熄滅,它的光同日月比起來,太沒意思了!及時雨降下了,還要用人去灌慨,這對田地來說,不也是徒勞的嗎?先生才能卓越,要是當了君主,一定會治理好天下;而我還佔著這個君位,自己覺得慚愧。請允許我把天下交給先生吧!」

許由不願接受,連忙回答:「您已把天下治理得很好了,我再來代替你,這算什麼呢?膠料在深林里築巢,不過佔一根樹枝的地方,鼴鼠在河邊喝水,最多不過喝滿一肚子,算了吧,我的君主,天下對於我是沒有什麼用處的。」

許由繼續打比方說:「廚師即使不做祭祀用的飯菜,掌管祭禮的人也決不會超越自己的職責,而去代替廚師的工作。你就是丟開天下不管了,我也決不會代替您的。」

許由說了這話,就到田間勞作去了。後來人們根據他最後打比方的兩句話,概括成「越俎代庖」這個成語。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21744.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5-01-12 12:22
下一篇 2025-01-12 12:2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