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年不間斷更新博客,堅持成了他的習慣。
2020年7月9日,古天樂宣布一個消息:博客停止更新,微博則繼續保持更新的狀態。
其實,有些人看到這個消息時,並不會很在意,因為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博客早已成為一個陌生的辭彙。
甚至有人拋出一個大問號:「博客是什麼社交平台?」

這是一個善於遺忘的時代,新事物的不斷出現,讓人們不停地追求刺激和新鮮,而過去所擁有的東西,很多時候都已變得面目全非。
曾經的博客,是非常火的媒介平台,像徐靜蕾、李冰冰、韓寒等明星,也都是博客達人,但隨著微博和微信的出現,博客逐漸被取代,甚至於完全消失在大家的視野中。
但總有人在堅持,堅持更新,堅持和大家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他們用自己的韌勁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有一個詞叫「堅持」。
我們今天的主人公古天樂,就是這樣的人。
1
從2008年3月11日到2020年7月9日,古天樂的博客之路,恰好12年,看似不長,但人間已是一個輪迴。
最讓人欽佩的是,自從開通博客後,古天樂一直保持日更,而他之所以堅持這個習慣,就是為了「滿足粉絲的念想」。

翻看古天樂的博客內容,大多很平淡,記錄當天的日程、感悟、一些小隨筆或者分享一些好的電影等等,雖然語言並不華麗,但字裡行間透著認真執著,有一種老派的浪漫。
其實,2008年的時候,古天樂遠比現在火,拍不完的戲,出席不完的活動和公告,將他的時間填充得非常滿,但他也從未斷更過。

有人曾質疑:「他的博客是不是有專人打理?」
因為很多藝人的社交平台,都是團隊指派專人操作。後來大家發現,古天樂的博客一直都是自己來寫,博客內容所用的言辭和他平時說話的語氣是一樣的。而且,他的博客經常是半夜12點多更新,偶爾也會凌晨2、3點。

▲ 古天樂的博客目錄
從時間點也可以看出,是他自己在更新,別人忙碌一天,恨不得立馬睡去,但古天樂卻一直記得對粉絲的承諾,做這件看似「很小」的事情。
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讓古天樂對博客已經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因為那裡是他和粉絲交流互動的空間,以至於當聽到博客要關閉的消息時,他表現得很震驚。
記者:古仔,博客要關閉了。
古天樂瞪著眼睛問:那真是晴天霹靂,為什麼?
記者:因為沒人用。
古天樂開玩笑地反問:那我不是人啊?

對於古天樂的堅持,很多人表示不理解,也有人問他:「為什麼堅持日更博客。」
古天樂的答案是:「堅持一件事是很難的,如果這件事你能堅持,那麼其他事也能做成。」
這個答案就如同他的簽名一樣,圈圈圓圓,一年又一年,不停歇的生命力,堅持做一件事。

▲ 古天樂的簽名
古天樂的性格中,透著一股執著勁兒,但凡他認準的事,哪怕中間充滿艱難險阻,哪怕飽受爭議和誤解,他也不會放棄。
2
作為香港老牌藝人,古天樂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憑藉《神鵰俠侶》紅遍兩岸三地。
那些年,「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成為萬千少女的心聲。

▲ 95版《神鵰俠侶》截圖
走紅後的古天樂,瞬間成為演藝圈的寵兒,片約如雪片般飛來,相繼拍攝了《天地男兒》《圓月彎刀》《尋秦記》等經典之作。

▲ 《尋秦記》截圖
在電視圈站穩腳步後,他又投身到電影事業,拍了許多熱血燃爆的香港電影,《竊聽風雲》系列、《掃毒》系列,更是在48歲的時候,憑藉《殺破狼·貪狼》拿下了人生第一個影帝。
雖然這個「影帝」頭銜來得有點晚,但卻是對古天樂演技的肯定。

▲ 2018年,古天樂榮獲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其實這些年,香港電影有種江河日下的感覺,而隨著內地影視行業和綜藝節目的崛起,許多香港電影人已經將精力轉移了,都紛紛跑到大陸來發展。
在許多綜藝節目中,都能看到港星的影子,但細心地觀眾會發現,從未看過古天樂參加過任何一檔綜藝節目,自始至終他身上只有一個標籤,就是「演員」,而且在港片沒落的今天,他依然堅持拍香港電影。

按理說古天樂人帥、也非常有觀眾基礎,如果他參加綜藝,身價一定不菲,他為何沒有這樣做呢?
在一次採訪中,主持人提到了這個問題,古天樂說意味深長地說:「我只是想為香港電影做點事。只要戲不差,能幫一點是一點吧!」
在別人都因為香港電影市場小、片酬低,而紛紛選擇來內地「撈金」時,古天樂依然堅守在本土陣地,讓人無比動容。

而古天樂也是說到做到,毫不誇張地說,他已經成為香港電影最後一根頂樑柱。
由他創辦成立的「天下一公司」,參與制作出品的港片數量多到驚人,除了能叫出口的大片外,還包括一些小成本文藝片和大製作的商業片,幾乎佔據了近些年香港電影的大半份額。
很多文藝片,或者小眾電影並不賺錢,甚至有賠錢的風險,許多投資人都會避而遠之,但為了支持香港電影,古天樂幾乎是來者不拒。

雖然香港電影無法回到曾經的黃金時代,但因為有古天樂的支持和投資,也誕生了很多高口碑香港電影,如《追龍2》《反貪風暴4》《掃毒2》等等。
有人說,古天樂是香港電影最後的留燈人,他真的是憑一己之力,在帶領香港電影往前沖。
自從2018年,被選舉為「香港演藝協會會長」後,古天樂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他承擔起了復興香港電影的重任。

▲ 《使徒行者》截圖
早已大火的古天樂,原本可以輕鬆點,但他渴望看到香港電影再現盛況的那一天。
誠如莫泊桑所說:「只要有一種無窮的自信充滿了心靈,再憑著堅強的意志和獨立不羈的才智,總有一天會成功的。」
也許,在古天樂的堅持下,香港電影會迎來下一個輝煌時代,就像那句雞湯說的一樣:只要你不放棄,世界終會還你奇蹟。
3
古天樂對香港電影的執著和鞠躬盡瘁,讓人無比感動,但他身上的閃光點又何止這一個。
早些年,古天樂多以拍電視劇為主,千禧之年後,古天樂就開始進軍電影圈,成為了繼劉德華之後的又一位幾乎全年無休的「勞模」。

從2001年開始,正式進入了「古天樂電影時代」。據統計,到2019年為止,古天樂共計出演的影片遠遠超過100部。
19年,100多部,什麼概念?
也就是平均每年的產出是5~6部,而僅僅在2019年,他就拍攝了18部,他平日不是在拍戲,就是在去拍戲的路上。

在演藝圈有個不成文的定律,高產等於爛片,古天樂也沒能逃開這個厄運。因產量高、出演的電影雜,他在被稱為「拚命三郎」外,還被扣上了「爛片」的帽子。
連杜琪峰導演都曾勸他說:「拍電影的時候,一定要挑一下劇本。」
可古天樂總是笑而不語,然後繼續自己以往的風格,幾乎不放過任何一個片約,有人不禁質疑:「古天樂就那麼缺錢?明明挺好一個演員,非把自己搞臭了?」

大家說得沒錯,古天樂確實缺錢,當然他缺錢不是因為買別墅、買豪車,而是因為他是許多貧困兒童的希望,這件事還是爾冬陞爆出來的。
2014年,爾冬陞在微博曬出了一份香港藝人的慈善名單,瞬間古天樂成為了眾人關注的焦點,原來他在內地捐了多所希望小學。

自2008年汶川地震開始,古天樂先後在四川、貴州等地,捐獻了100多所希望小學,這個數字還在年年攀升!
古天樂自身沒讀過什麼書,他覺得讀書才有未來,當他看到那些貧困山村的孩子時,深受觸動,他說:
「那些孩子對讀書的渴求,那種流露出的眼神,是一個演員永遠也不可能做到的。」

從此,古天樂就開始用行動幫助那些貧寒之家的孩子,幫他們實現讀書的夢想,讓他們有機會走出大山,可以用知識改寫命運。
做慈善原本是自我消耗的事情,畢竟是真金白銀往出拿,有些人堅持一次、兩次就很了不起了,但古天樂一堅持就是十幾年,未來他還會一如既往地堅持下去。
在世態炎涼的今天,古天樂選擇用自己的堅持和善舉,去照亮更多人的前程。
所以大家都對他肅然起敬,網友紛紛齊呼:「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神鵰大俠古天樂」。

4
有人說,娛樂圈就是一個江湖,來來往往的人有很多,但能夠留到最後的卻沒幾個,尤其是在流量時代,每年都有人爆紅,但轉年就銷聲匿跡的更不在少數。
說到底,太多人都是「德不配位」,靠流量和顏值走紅的人,註定只是曇花一現。

能夠走到最後、紅得持久的,拼的無非就兩樣,一個是「實力」,另一個就是「人品」。
轉眼間古天樂已出道30幾年,從曾經的玉面小生,到如今的硬漢大叔,他跨越了一個時代。
雖然年年都有新人出,但古天樂的地位依然那麼穩固,如今大家更會親切地稱他一聲「古校長」。
如此高的讚譽,只因為他值得!

為了香港電影,他全力以赴;為了那些出身貧困的孩子可以得到上學的機會,他身體力行。他就像一盞燈塔,散發著溫暖又柔和的光。
這樣的明星,才配得上藝人的稱呼,才配得上「德才兼備」四個字,而他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更讓人佩服不已!
網上有個梗是這樣說的「平平無奇古天樂」,這句話應該改成「不是凡人古天樂」,在偌大的演藝圈,他不是最火的那一個,但他一定是發揮力量最多的那一個。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21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