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作為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一直以來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儘管社保的知識普及度已經比較高了,但是對於社保的一些概念和常識,還是有很多人不太理解,導致不少人鑽進了死胡同,白白損失了不少錢。

近期,人力資源社保保障部,發布了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創業的扶持政策清單,為了保障失業人員在失業期間能夠正常生活,國家為此推出了「失業保險」,也就是我們社保中的其中一險,但是對於這個「失業保險」,至今仍有很多人搞不清楚。
雖然失業保險在生活中很常見,大家繳納社保的時候也知道是哪五險,但是對於這個保險政策,其實有很多人都存在理解偏差,對此,官方也專門出來闢謠,對於那些「不實言論」進行逐一擊破。

誤區一:失業保險金和失業補助金不一樣
失業保險金,是常規的失業保險待遇,一般是我們平時繳納的五險裡面的,而失業補助金是疫情期間,國務院新出台的一個「臨時性、階段性」舉措,兩者毫無關係。而失業保險金,才是失業人員的主要保障。
誤區二:失業保險金一輩子只能領一次?
一直以來,很多人對失業保險金的領取並不熟悉,在一些謠言的影響下,認為失業金一生只能領一次,但其實真實情況是這樣:失業保險金單次領取期限最長24個月,並非終生只能領取24個月。
勞動者在領取失業金之後,重新找到工作並且再次參保,一旦再一次失業的話,符合申領條件的失業者,仍然可以繼續申請失業金。

誤區三:失業金不能「隨便領」,會對退休金造成影響
社保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養老保險,而且這也是社保的一個「大頭」保險,但是對於其他幾個險種,很多人在不了解的情況下,往往會走入一個誤區,就拿失業保險金和養老保險金之間的關係來說。
有人說失業金不能多領,會對以後退休的養老金造成影響。但其實兩者之間根本沒有關係,養老金的計算,是和繳費基數、比例、年限以及退休時的平均工資有關,和失業保險金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如果硬說它兩有啥關係,那就是在申請失業保險金期間,說明你是沒有工作的,如果不想讓退休金減少,你大可以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保,一直到你找到下一個工作為止,這樣就能保證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的穩定。
對於失業保險,這是國家推出的一項福利政策,並不是一些人以為的「不能隨意領取」,只要你符合它的申領條件,完全可以去相關部門領取失業金,以此來保障自己在失業期間的正常生活,而不是聽了一些風言風語,不敢「隨意領」。最後強調一點,社保是國家民生大事,這是關乎所有人的切身利益的,大家一定要不信謠、不傳謠,做到正確的理解社保信息。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21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