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爆微信隱私問題被質疑「600元查微信記錄可靠嗎」

無論工作、生意很多時候大家都會通過微信來溝通,那麼問題來了,咱們聊天記錄到底安不安全?

近日,一則「微信聊天記錄被監測」的消息,引發大家廣泛熱議,網友們紛紛質疑騰訊微信團隊疑似存在

監測用戶隱私的做法。

據澎湃新聞報道,某些短視頻聲稱,「微信正在監聽你的聊天記錄」,並在視頻中傳授所謂「1分鐘關閉」訣竅。

6月1日,微信官方闢謠平台@謠言過濾器發布闢謠消息

騰訊微信團隊表示,聊天內容屬於用戶的通信秘密和個人隱私,微信不會監測用戶的聊天記錄,騰訊更不會通過監測用戶聊天記錄來推送廣告。

真的假的?你的微信聊天記錄被監測了

以下為闢謠全文:

近日,有短視頻聲稱「微信正在監聽你的聊天記錄」,並在視頻中傳授所謂「1分鐘關閉」訣竅。那麼微信真的會監聽用戶的聊天記錄,並以此推送相關廣告么?

當然是假的。對此,騰訊微信團隊表示:

「聊天內容屬於用戶的通信秘密和個人隱私,微信不會監測用戶的聊天記錄,騰訊更不會通過監測用戶聊天記錄來推送廣告。」

至於所謂的「按照聊天內容推送廣告」,更是典型的「嫁接」謠言。據了解,騰訊的廣告投放標籤是針對用戶群體而非單個用戶,且所有的廣告投放都經過加密處理。微信上的廣告投放基於用戶的合法授權和騰訊的數據技術支持誕生的,可以保護用戶隱私的安全。

監聽、監視用戶聊天並推送廣告,微信是絕不會做的。

一般來說,廣告主會選擇把廣告投放給設定的目標人群,通常投放的人群非常廣,因此很容易出現用戶收到的廣告「恰好」和自己日常聊天/瀏覽內容相似的巧合。這並不是「監聽、監視」用戶聊天,而是正常的概率事件。

真的假的?你的微信聊天記錄被監測了

個人隱私和信息如何保護?

信息時代,隨著大家隱私保護意識的增強,如何保護個人隱私和信息備受關注

最近火熱的「民法典」這樣說

人格權編明確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對個人信息保護,不僅明確了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還界定了個人信息是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的各種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地址、行蹤信息等。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20913.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5-01-12 12:18
下一篇 2025-01-12 12:1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