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了解內容分析法「內容分析方法的優缺點」

在前面的方法課上,談到內容分析法完全採用科學的研究方法,即從研究目的,到研究理論,再到研究假設,最終到研究結果,整個過程應用科學而嚴謹。該方法既注重資料的量化統計,同時也注重對於資料的質性分析。

在研究和應用價值上面,內容分析法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它能被用於研究任何文獻或有記錄的交流傳播事件 ,因此應用領域十分廣泛 ,包括從商業到社會服務、從市場和媒體研究 ,到人種和文化、社會學和政治學、心理認知科學以及很多其他研究領域。

內容分析法應用在哪些研究領域?

首先在研究方面,內容分析法應用的情況如何呢?

用數據說話。首先在知網上進行檢索,時間限定在2016.12-2020.12近五年,以「內容分析法」進行全文精確檢索,出現2次以上的文獻數量為3,906篇,從發表年度趨勢來看,從2016年的74篇,到2020年預計為1,557篇,文獻數量增長約20倍。

內容分析法應用在哪些領域?近5年約4000篇文獻話你知

在研究主題方面,前三十個有關內容分析研究方法、研究綜述、政策研究、網路文本、旅遊形象研究等主題文獻數較高。

內容分析法應用在哪些領域?近5年約4000篇文獻話你知

在研究學科方面,社科類文獻數是最多的,其中圖書情報學、新聞與傳播、旅遊、教育、政治學、心理認知等學科文獻數較高。

內容分析法應用在哪些領域?近5年約4000篇文獻話你知

內容分析法在研究領域的應用案例

接下來小編整理了部分應用領域的實戰案例,供大家進行參考。如果大家還想了解更多的案例,可以登入DiVoMiner®知識庫進行檢索。

內容分析法應用在哪些領域?近5年約4000篇文獻話你知
內容分析法應用在哪些領域?近5年約4000篇文獻話你知

小貼士:新聞與傳播學領域分析方向解讀

了解到內容分析法可以應用的一些領域後,小編就以新聞與傳播學為例跟讀者們談談可進行分析研究方向。比如從傳播過程中所涉及到的傳播內容、傳播者、受眾的角度設計內容分析的研究模式。

比較傳播內容的趨勢

分析同一傳播來源的內容,在不同時期或階段的變化。例如:分析過去10年來主流新聞媒體,有關非傳染性疾病的報道框架和導致框架差異的潛在原因;分析網紅事件在不同傳播階段的內容,比較同類事件在節點上的差異。(相關論文詳情請點擊這裡)

評估情勢對傳播內容的影響

探討同一傳播來源的內容,在不同的歷史、政治、文化情勢下,會有哪些變化。例如:分析廣告在互聯網1.0和2.0時代,不同移動終端廣告內容的設計變化;比較抗議背景下,中醫與西醫媒介形象的變化性。(相關論文詳情請點擊這裡)

評估讀者對傳播內容的影響

探討同一傳播來源,面對不同的讀者,是否會生產不同的內容。例如:分析新聞報道中有關一帶一路議題報道的差異以及探尋差異的原因;比較KOL、政經界代表、廠商針對不同社交媒體(如微博、微信公號、Facebook、Twitter等)發表的內容以及讀者與其互動性。

分析傳播內容變數間的關係

分析同一傳播來源中,不同內容的關聯性。例如:分析某社交媒體賬號所發表的大量內容之間,是否有關聯性;分析同一電視台的不同節目所呈現的價值觀念,是否有關聯性。

比較傳播者之間的差異

比較不同的傳播來源的內容,藉以推論傳播者之間的差異。例如:比較新聞媒體與社交媒體的社論立場,以探討不同讀者導向的媒體之社論立場,是否有所不同。

評估傳播者的表現

在採取某一特定的標準,來評估傳播者的表現。例如:以官方聲明為標準,比較社交媒體有關疫情傳播路徑的討論,以評估網路謠言的產生和發展;以某一傳播內容的調查數據為標準,和社交媒體上相同傳播內容的情感作一比較,藉以評估大眾和社交媒體網路情感分析的不同。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18734.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5-01-12 12:00
下一篇 2025-01-12 12: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