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家開始投身於互聯網經濟的市場,很多互聯網平台為了發展新客戶和穩固客戶,一些購物平台或者團購網站紛紛會推出優惠券來吸引客戶。
1月20凌晨,國內第三大購物平台拼多多出現重大BUG,平台的任意用戶可以都領取100元無門檻代金券,有的網友曬出圖片顯示,除了特殊商品除外,這個代金券是商城通用,而且有效期為一年,如此巨大的購物平台竟然能出現這種低級BUG,實在讓人無法理解。據說領了這張代金券可以在拼多多上面購買任何商品,而且可以無限疊加,有的人甚至領了幾千張。一時間各種謠言開始在網上里散布開來,有的說領劵的用戶被起訴,還有的說拼多多這次BUG損失高達200億元,但是隨後都被證實為謠言。

1月20日上午,官方表示此事件主要原因是有近期有黑灰產業團伙通過一個過得優惠卷漏洞造成的,這個團伙盜取了上千萬元的代金券,進行非法牟利,已經對涉事訂單進行溯源追蹤,並且告知用戶系統已經完成修復,相關優惠卷也被全部下架,和優惠卷有關的訂單也全部取消,已搶到的優惠卷已經強制刪除。

這也引發了一系列關注,雖然這個代金券是因為BUG得到了,但是拼多多強制刪除代金券的行為,也引發了用戶部分沒有使用代優惠卷的用戶強烈不滿,甚至有些用戶向315投訴,質疑拼多多虛假營銷。一些網友也表示,此次拼多多事件是自身技術問題出現導致出現的狀況,用戶也是在網上正常領取的,並不是利用網路漏洞進行修改數據進行非法取得的。應該追究黑灰產和拼多多技術部門的責任,而不是把損失轉嫁給消費者,畢竟消費者是無辜的。既然用戶已經領到本平台的代金券,而且時間在正常使用之內,,拼多多沒有經過用戶同意擅自刪除代金券顯得不太符合情理和法理。網友也表示希望拼多多官方儘快回應,給用戶一個滿意的答覆。

法律界人士認為,普通用戶並不不具備識本次優惠卷是因為遭到攻擊造成的BUG,用戶在領到優惠卷並且使用進行相關交易,涉及金額較少的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若是用戶明知道此次優惠卷是利用漏洞造成的,或者惡意大量刷捲來進行購買產品,這種情況下,用戶則有義務返還不當得利。

其實類似的事件不止拼多多這一個。早在2017年底,騰訊視頻也出現系統出現BUG的問題,當時用戶只需要支付兩毛錢就可以或者價值20元的觀影會員,而且一個賬戶可以多次購買,但是這個漏洞在發生半小時後就被發現並且關閉,雖然只有半小時,但是也被超過39萬的用戶發現,並且訂單成交了287萬筆。通過調查發現是由騰訊內部失誤所造成,騰訊公司不予追究,將用戶低價買的會員全部兌現,這件事也讓騰信損失近5600萬元。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18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