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最害怕的是什麼?萬事俱備,就差客戶。
對於創業者而言,產品再好、服務再好,賣不出去全白搭,找到適合自己的有效推廣渠道,創業也就成功了一小半。
自媒體推廣、搜索引擎營銷、廣告投放外,冷門小眾渠道、垂直渠道……市面上能找到的獲客渠道,這篇都給你匯總好了。
內容渠道
1、搜索
基於搜索引擎內容積累而產生的SEM和SEO,在某種程度上也屬於內容渠道。
伴隨著新媒體的崛起,關於”搜索引擎營銷能否持續”這一問題的爭議總是兩極化,但在我看來,市場上暫時沒有能夠完全替代SEM的渠道——
一方面,搜索渠道的客戶質量和數量都始終保持著中等偏上的水準——”人找信息”的搜索競價廣告,其目標受眾的意向更強、轉化更好。
另一方面,SEM通過海量關鍵詞覆蓋,實時根據結果反饋進行更新,對目標人群進行精準覆蓋,維持品牌強曝光,因而具有流量精準、見效快、成本可控、高轉化等優點。
對預算有限,也沒有足夠知名度的中小企業而言,SEM有效的解決了他們開展難、效果差、等線上獲客難題。
SEM還可以輔助進行SEO優化,SEO屬於非付費渠道,具體不做詳細介紹——綜合要求較高,入手慢見效慢。
2、新媒體
「新媒體」的概念其實比較寬泛,從之前的「雙微一抖」到現在除了「雙微一抖」外的小紅書、頭條號、知乎號、快手號等,我們可以把「新媒體」看做是內容平台的概稱。
目前來看,幾乎所有的內容平台都在加速向”內容電商平台”轉型,開啟”好物種草”模式,比如知乎最近就新推出了「好物推薦」功能。

小紅書是內容+電商兩條腿走路最典型的例子,其B2K2C模式(品牌-KOC-消費者)成為了很多新興品牌崛起路徑,比如完美日記、鍾薛高、元氣森林等。

電商渠道
1、店鋪
如果說上面提到的內容渠道存在一定的內容輸出門檻,那麼電商渠道則更加直接、高效,也更加適合實體產品的獲客銷售。
除了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台,還有近年來開始崛起的1688、閑魚、微店等。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電商平台開始降低准入門檻,開店賣貨不再是一件難事。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提到的這些電商平台上想要把一家店鋪”盤起來”的難度可不低——電商平台上僅僅靠自然流量是做不起來的,而發展到今天,這些主流電商平台上也不再有免費流量,商家必須花錢買流量才能獲客。
總結一下,主流的電商渠道獲客成本水漲船高,對運營技能的要求也與日俱增。
2、直播
直播是個毀譽參半的「風口」。
如果團隊中有業內知名KOL或者擅長表達的成員,且自己有穩定靠譜的供應鏈(手動高亮:這兩個前提十分重要),自播帶貨的確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獲客方式,即使是知識付費類的無實物內容也能獲得不錯效果。
如果是和MCN機構合作,那麼一定要格外留心:水深,內含千層套路。
廣告投放渠道
依託於BATJ等流量霸主們的媒體廣告投放也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推廣觸達手段,只要投放足夠精準,獲客轉化效果往往可觀。
目前互聯網廣告資源都集中在BATJ手上(本質上BATJ才是最大的互聯網廣告公司,左手捕流量右手賣廣告)。
1、位元組系

素有”超級APP工廠”之稱的位元組跳動,是新晉的流量王者。
通過巨量引擎可以進行位元組系所有的流量渠道投放,包括主流的今日頭條、西瓜視頻、抖音等。廣告投放後台的一體化操作,所有標籤都可以自由選擇與定向,最終實現大數據精準匹配。
2、騰訊系
真·流量王者騰訊作為頂級的流量渠道,僅微信朋友圈、公眾號、小程序就有數十億計的流量。
目前依然在進行灰度測試的視頻號也破了2億,未來視頻號內肯定也會有信息流的廣告入口。除此外,還有微視、騰訊新聞、騰訊視頻等諸多流量產品線。
以騰訊社交廣告為例,廣告投放獲客的大致流程如下:

3、百度系
百度系除了上面提到的SEM,也有信息流廣告和愛奇藝、好看視頻、愛採購等豐富的互聯網推廣渠道。
尤其是教育培訓、醫療、加盟代理、金融等產品的,百度搜索引擎依舊有效。
私域流量(微信)
上面所提到的內容渠道、電商渠道、廣告投放渠道,其實總結起來都屬於”公域流量”。公域中雖然流量充沛,但也存在著不確定性和獲客成本逐漸攀高的問題。
跟”公域流量”相比,將目標客戶導入自己的私域(朋友圈、微信群、個人號、企業號、小程序等)更能實現流量的可控性,這也是近兩年”私域流量”這一概念原地起飛的原因。
雖然私域流量也需要投入運營維護成本,但其獲客成本較低,且能夠反覆觸達和高效裂變,帶來銷售轉化的概率也更高。

小眾渠道
比如WiFi廣告、萬詞霸屏、雲網客、G3雲推廣、T雲等。
WiFi廣告算是比較古早的一種獲客形式了,早幾年的時候酒店、火車站或者其他實體店裡都會做”關注公眾號用免費WiFi”。

萬詞霸屏不展開講了,一張圖說明獲客效果。

垂直渠道
像BATJ這樣大而全的渠道固然流量大、潛在的目標用戶多,但有時候選擇一些專業的垂直渠道進行定向的投放,也能獲得不錯的效果。
1、網站/APP
比如主打女性健康生活的美柚APP、主打運動健身的KEEP APP、主打醫美服務的新氧等,根據自己的產品屬性/品牌調性選擇合適的垂直類網站/APP進行廣告投放或者內容合作,往往更加精準有效。
2、 資源聯盟
各行業各領域都有整合業內各渠道的資源對接型平台,有的甚至可以提供一站式的解決方案,列鹿創服就是這樣的資源整合型平台。
E N D
與傳統的地推、戶外廣告、電銷、會銷等獲客方式相比,互聯網獲客渠道伴隨著時代變遷、技術進步而發展壯大,在一定程度上讓獲客這件事變得簡單、高效。
但在進行互聯網獲客渠道的選擇上,需要遵循分階段獲客、獲客打法配合這兩點基本原則:
- 根據自己的產品屬性、用戶群體選擇合適的獲客渠道,可以從單一的獲客渠道做起,獲取一批種子客戶;
- 打通單一獲客渠道之後,需要逐步拓展其他的獲客渠道,並搭建起一套獲客體系。比如To B類的獲客可以以SEM為主,配合自媒體內容輸出和一些垂直平台。客戶積累到一定規模之後,以微信群的形式做私域流量運營進行二次開發;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18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