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收不增利,平安好醫生的「老毛病」怎麼治?

2020年在線醫療熱度高漲,與之相對應的現象是互聯網醫院數量增加、在線醫療用戶規模增漲、在線醫療平台營收不斷攀升,以及京東、位元組跳動、美團等新入局者不斷。

增收不增利,平安好醫生的「老毛病」怎麼治?(配圖來自Canva可畫)

近日,平安好醫生髮布的2020年全年財報也體現了在線醫療行業的紅火。財報數據顯示,平安好醫生2020年全年營收68.7億元,去年同期為50.65億元,同比增長35.5%,而且註冊用戶持續攀升。

2015年正式上線、2018年在港上市、2020年市值突破千億,「互聯網醫療第一股」平安好醫生,見證了國內在線醫療行業的成長,也抓住了疫情這一影響在線醫療市場的巨大變數,乘上了行業躍升的風口。

付費率提高

隨著互聯網醫療的普及以及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在線諮詢病情、線上購買藥品、建立線上健康檔案逐漸被認可,最先部署在線醫療市場的平安好醫生也迎來了發展機遇,用戶量激增。

平安好醫生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平安好醫生註冊用戶數達到3.73億人,較2019年末增加5760萬人,增長率為18.3%;月活躍用戶數為7260萬,同比增長8.5%;2020全年日均諮詢量達到90.3萬,較2019年上漲23.9%。

值得注意的是,月付費用戶數達到400萬,同比增長34.1%;平均付費用戶轉化率達到4.9%,同比提升0.9個百分點,付費用戶中醫療付費用戶佔比達到35.1%。而且,2020年平安好醫生加速籠絡企業用戶,目前已經拓展超過1100家企業客戶。

對於常年虧損的平安好醫生來說,付費用戶數量增加、付費率提高是個好信號。而這變好的過程,除了市場需求利好之外,更多的是平安好醫生優化線上服務體驗、擴張線下互聯網醫院換來的結果。

一來,疫情影響下,在線醫療撕下了「不靠譜」的標籤,取而代之的是「便捷、高效、可信」,人們得了小病小痛也開始習慣線上諮詢、線上買葯,用戶付費意願顯著增強。二來,傳統醫院也不在「純線下」,挂號、付費、建立個人醫療檔案等流程已實現了網聯化、數字化,這時平安好醫生深化與傳統醫療機構的合作,提高了用戶粘度性。

在互聯網醫院建設方面,截止2020年12月31日,平安好醫生已經與超120家線下醫院達成互聯網醫院合作協議,其中已經有50個互聯網醫院平台由平安好醫生完成建設上線。而且,目前平安好醫生自有醫療團隊已超過2200人,匯聚外部醫生超2萬人。

由此看來,平安好醫生整合線上、線下的全流程醫療服務,對接用戶就醫需求、合理分配海量的醫學專家資源,強化了自身商業化實力。

四大板塊昂頭挺進

平安好醫生註冊用戶越來越多付費率不斷提高,和四大業務發展息息相關。

在線醫療板塊方面,「賣葯」一直是在線醫療企業主要的營收來源,加上用戶在線諮詢、線下挂號、轉診等消費習慣逐漸養成,以及平安好醫生瘋狂擴張線下互聯網醫院,其在線醫療營收自然水漲船高。

消費型醫療方面,突發疫情讓更多人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定期體檢也成為人們追求健康生活的重要環節,而且近年來醫美、口腔及基因檢測等標準化健康服務需求增加,平安好醫生面向企業或個人的健康服務也越做越大。

平安好醫生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在線醫療業務收入15.65億元,同比增長82.4%。消費醫療收入13.82億元、同比增速為24.3%。另外,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平安好醫生覆蓋了家醫美器械、體檢中心、中醫診所等,超過5.6萬家醫療健康服務供應商。

健康商城方面,平安好醫生基於精細化運營向個人和企業推薦相匹配的醫療產品,滿足了不同用戶的多元化健康需求,優化用戶消費體驗。

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健康商城營收37.14億元,同比增長28%,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平安好醫生的商城GMV為54.76億元,同比增長23.1%。其中,個人業務收入達人民幣1,669.5百萬元,同比增長5.8%,毛利率達到9.1%;企業客戶採購的收入為人民幣2,044.4百萬元,同比上升54.3%。

健康管理和互動業務方面,平安好醫生將單一搜索結果升級為搜索結果+品牌案例植入+頭條內容植入+醫生推薦,擴大了內容曝光量,提高了廣告價值。

在廣告客戶投放預算下調的背景下,平安好醫生健康管理和互動業務實現了逆勢增長。2020年,平安好醫生健康管理與互動收入2.04億元,同比增速為5.7%,毛利為人民幣155.9百萬元,毛利率為76.5%。

當下,平安好醫生在線醫療、消費型醫療、健康商城、健康管理和互動等四大營收板塊營發展態勢良好,人們自然認為其扭虧為盈近在咫尺,其實不然。

增收不增利

四大板塊營收增長仍換不來平安好醫生扭虧為盈。

平安好醫生財報數據顯示,從2015年成立至今,其一直持續虧損狀態,6年時間累積虧損46.78億元人民幣,且近三年凈虧損金額逐漸擴大。2018年凈虧損金額為9.12億元、2019年凈虧損金額為7.47億元、2020年凈虧損金額為9.49億元。

對於2020年擴損擴大的原因,平安好醫生解釋到:「凈虧損增加主要歸因於人民幣大幅升值導致公司境外外幣資產產生的匯兌損失增加,以及海外合營公司因規模增長導致的虧損增加。」

猶記得,在2019年業績發布會上,原平安好醫生董事會主席、CEO王濤曾表示:「公司將努力在2021年實現盈虧平衡。」

不過,在2020年在業績發布會上,平安好醫生首席財務官葉瀾又說道:「因為戰略升級需要加大投資,因此盈虧平衡點會有一定的推遲。」

計劃趕不上變化,平安好醫生增收不增利盈利點遲遲不來,難免讓資本市場心憂。其市值自2020年創出千億新高之後,整體走勢呈階段性下跌態勢。不僅如此,1月27日,「平安好醫生」APP正式更名為「平安健康」,改名風波也讓其損失了價值百億品牌。

至此,做用戶的「好醫生」告一段落,讓用戶平安健康成為新使命。

擴大「服務面」

目前大多數互聯網醫療企業均圍繞「醫」和「葯」開展業務。自帶電商基因的阿里健康深耕醫藥電商,其醫藥電商收入撐起了整個阿里健康生態,同一模式的還有京東健康。

據悉,2020年阿里健康銷售產品的收入為76.6億元,佔據了總營收的79.8%,若加上醫藥電商平台的12.2%,甚至到了總營收佔比的97%;而京東健康的藥品收入為94.3億,佔比達到87%。

騰訊醫療則專註為醫院、醫療機構、醫藥企業提供數字方案助力傳統企業的智慧升級,也為個人提供資訊、挂號、問診、購葯、支付等健康服務。同樣的,百度健康發力醫療AI,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智能化醫療服務,領先的醫療AI技術是其立足根本。

騰訊醫療、百度健康、阿里健康、京東健康等互聯網醫療平台各有各的「長處」,平安健康也積極「揚長」。

改名「平安健康」之外,平安好醫生還成立保險事業部,推出了醫療健康+保險服務組合產品,積極完善在線醫療服務生態。而依託平安的渠道和龐大企業客戶池,平安健康發展「醫療+保險+健康服務」水到渠成,健康險服務也將成為平安健康的獨特優勢。

整體來看,平安健康處於高速擴張階段,各板塊營收上漲的同時開拓新業務、進行戰略升級也導致成本高企,短時間內盈利依舊是難題。不過,目前來看平安健康的成長價值,值得期待。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18435.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5-01-12 11:58
下一篇 2025-01-12 11:5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