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有資料說Cy3最大激發光波長為570nm,最大發射光波長為650nm,呈綠色熒光。
- 2、cy3,cy5,fitc和fluos標記的fish探針各顯什麼顏色熒光
- 3、cy3 cy5是什麼意思
- 4、cy3激發波長
- 5、關於網關的問題?
有資料說Cy3最大激發光波長為570nm,最大發射光波長為650nm,呈綠色熒光。
綠光中心波長 550納米;波長範圍:577——-492納米
紅光中心波長:660納米;波長範圍:760——-622納米
按照問題中的說法,Cy3最大激發光波長570nm是綠光,發射光波長650nm為紅光,不是綠色熒光。
cy3,cy5,fitc和fluos標記的fish探針各顯什麼顏色熒光
cy3的fish探針是紅。
cy5的fish探針是白。
fitc的fish探針是黃。
fluos標記的fish探針是黑。
擴展資料:
熒光原位雜交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如果被檢測的染色體或DNA纖維切片上的靶DNA與所用的核酸探針是同源互補的,二者經變性—退火—復性,即可形成靶DNA與核酸探針的雜交體。
將核酸探針的某一種核苷酸標記上報告分子如生物素、地高辛,可利用該報告分子與熒光素標記的特異親和素之間的免疫化學反應,經熒光檢測體系在鏡下對待測DNA進行定性、定量或相對定位分析。
cy3 cy5是什麼意思
cy3受激發後是肉眼可見的紅光,發射波長在600nm(嚴格來說是橙色,但你不要指望人可以分辨出這種橙色和shu後面的cy5的紅色)。
cy5受激發後肉眼可見仍然是紅光,發射波長在700nm。
這是因為肉眼對波譜的解析度是比較粗的,雖然cy3和cy5受激發後的發射波長差幾十nm,但都在600以上,而人肉眼可見的波譜範圍在400-700nm;
從波長由高到低排列是常說的紅橙黃綠藍紫,這個紅,和橙很多時候其實很很難區分開的,所以,一般在拍熒光的時候,我們都給它著上別的顏色,使得我們肉眼就可以很清晰的分辨這些不同的熒光。
擴展資料:
在基因晶元的實驗中,首先選取來自不同狀態的樣本,如正常組織與腫瘤組織、不同發育階段組織,或用藥前後的細胞或組織等。其中一種被稱為實驗樣本,另一種就是相應地被稱為參考樣本。
實驗樣本和參考樣本mRNA在逆轉錄過程中,分別用不同的紅、綠熒光基團標記,並將它們混合,與微陣列上的探針序列進行雜交,經過適當的洗脫步驟後,用激光掃描儀對晶元進行掃描,獲得對應於每種熒光的熒光強度圖像,通過專用的圖像分析軟體,可獲得微陣列上每個點的紅、綠熒光強度(Cy5和Cy3),其比值(Cy5/Cy3)稱為該基因在實驗樣本中的表達水平。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基因表達譜
cy3激發波長
綠光中心波長 550納米;波長範圍:577——-492納米
紅光中心波長:660納米;波長範圍:760——-622納米
按照問題中的說法,Cy3最大激發光波長570nm是綠光,發射光波長650nm為紅光,不是綠色熒光.
關於網關的問題?
網關即Gateway,它是連接基於不同通信協議的網路的設備,使文件可以在這些網路之間傳輸。網關除傳輸信息外,還將這些信息轉化為接收網路所用協議認可的形式。它同路由器有密切關係。
什麼是網關
顧名思義,網關(Gateway)就是一個網路連接到另一個網路的「關口」。
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網關也有很多種。TCP/IP協議里的網關是最常用的,在這裡我們所講的「網關」均指TCP/IP協議下的網關。
那麼網關到底是什麼呢?網關實質上是一個網路通向其他網路的IP地址。比如有網路A和網路B,網路A的IP地址範圍為「192.168.1.1~192.
168.1.254」,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網路B的IP地址範圍為「192.168.2.1~192.168.2.254」,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在沒有路由器的情況下,兩個網路之間是不能進行TCP/IP通信的,即使是兩個網路連接在同一台交換機(或集線器)上,
TCP/IP協議也會根據子網掩碼(255.255.255.0)判定兩個網路中的主機處在不同的網路里。而要實現這兩個網路之間的通信,則必須通過網關。如果網路A中的主機發現數據包的目的主機不在本地網路中,就把數據包轉發給它自己的網關,再由網關轉發給網路B的網關,網路B的網關再轉發給網路B的某個主機(如附圖所示)。網路B向網路A轉發數據包的過程也是如此。
所以說,只有設置好網關的IP地址,TCP/IP協議才能實現不同網路之間的相互通信。那麼這個IP地址是哪台機器的IP地址呢?網關的IP地址是具有路由功能的設備的IP地址,具有路由功能的設備有路由器、啟用了路由協議的伺服器(實質上相當於一台路由器)、代理伺服器(也相當於一台路由器)。
什麼是網關
網關不能完全歸為一種網路硬體。用概括性的術語來講,它們應該是能夠連接不同網路的軟體和硬體的結合產品。特別地,它們可以使用不同的格式、通信協議或結構連接起兩個系統。網關實際上通過重新封裝信息以使它們能被另一個系統讀取。為了完成這項任務,網關必須能運行在O
S
I
模型的幾個層上。網關必須同應用通信,建立和管理會話,傳輸已經編碼的數據,並解析邏輯和物理地址數據。
網關可以設在伺服器、微機或大型機上。由於網關具有強大的功能並且大多數時候都和應用有關,它們比路由器的價格要貴一些。另外,由於網關的傳輸更複雜,它們傳輸數據的速度要比網橋或路由器低一些。正是由於網關較慢,它們有造成網路堵塞的可能。然而,在某些場合,只有網關能勝任工作。在你的網路生涯中,你很可能會在電子郵件系統環境中聽到關於網關的討論。常見的網關,包括電子郵件網關,描述如下:
o
電子郵件網關:通過這種網關可以從一種類型的系統向另一種類型的系統傳輸數據。例如,電子郵件網關可以允許使用E
u
d
o
r
a
電子郵件的人與使用Group
Wi
s
e
電子郵件的人相互通信。
o
I
B
M
主機網關:通過這種網關,可以在一台個人計算機與I
B
M
大型機之間建立和管理通信。
o
網際網路網關:這種網關允許並管理區域網和網際網路間的接入。網際網路網關可以限制某些區域網用戶訪問網際網路。反之亦然。
o
區域網網關:通過這種網關,運行不同協議或運行於O
S
I
模型不同層上的區域網網段間可以相互通信。路由器甚至只用一台伺服器都可以充當區域網網關。區域網網關也包括遠程訪問伺服器。它允許遠程用戶通過撥號方式接入區域網。
為了方便朋友們理解「網關」,今天我又加入了其它網站的幾個解釋,意思都一樣,表達方式不同而已。我跟喜歡補充2的解釋
:)
於:2004年9月30日
解決跨網關技術
::為什麼會使用網關呢?::
現行的IPV4的IP地址是32位的,根據頭幾位再劃分為A、B、C三類地址;但由於INTERNET的迅猛發展,IP資源日漸枯竭,可供分配的IP地越來越少,跟一日千里的INTERNET發展嚴重衝突,在IPV6還遠未能全面升級的情況下,惟有以代理伺服器的方式,實行內部網地址跟公網地址進行轉化而實現接入INTERNET。
中介作用的代理伺服器就是一個網關,也就是這個網關帶給現階段的多媒體通訊系統無盡的煩惱。在IP資源可憐的情況下,惟有以網關甚至多層網關的方式接入寬頻網,
因為多媒體通訊系統的協議如H.323等要進行業務的雙方必須有一方有公網的IP地址,但是現在的寬頻有幾個用戶能符合這個要求?MICOSOFT的NETMEETING等等多媒體通訊系統就是處於這種尷尬的位置;跨網關成為頭疼的難題。
跨網關:
網路數據通過層層網關,受制於網關節點速度,網路速度大大降低。
跨網關技術基於底層網路協議,突破網關瓶頸,實現客戶點對點交流。
網上剪切來
原創文章,作者:ILYKM,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17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