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ython中的用法
在Python中,+=是一個非常常見的運算符,它通常用於給變數增加一個值。它實際上是一個縮寫形式,即變數加上一個值並將結果返回給變數本身。
a = 1 a += 2 # 等價於 a = a + 2 print(a) # 輸出結果為3
+=與+的區別在於+=不會創建新的變數,而是通過修改現有變數的值來實現相同的效果。
二、Python中loc的用法
loc[]是Pandas中用於篩選數據的一種方法,Pandas是Python中的一個非常流行的數據處理庫。loc[]是根據特定的行列標籤來選擇數據的一種方法,它可以被用於設置一個指定的行或列,並且能夠在原始數據集中進行修改。
當使用+=運算符時,可以用loc[]來選擇一個特定的行或者列,並將其與其他值相加,例如:
import pandas as pd data = pd.DataFrame({'A': [1, 2, 3], 'B': [4, 5, 6], 'C': [7, 8, 9]}) data.loc[1, 'B'] += 10 print(data)
執行結果為:
A B C 0 1 4 7 1 2 15 8 2 3 6 9
三、Python中的用法列表
在Python中,+= 可以用於列表,使用 += 相當於使用 extend() 方法。extend() 方法用於在列表的末尾一次性追加另一個序列中的多個值。
a = [1, 2, 3] b = [4, 5] a += b # 等價於 a.extend(b) print(a) # 輸出結果為[1, 2, 3, 4, 5]
四、Python中li的用法
在Python中,+=可以用於將一個/多個元素添加到列表中。在這種情況下,Python使用li作為簡寫形式。
a = [1, 2, 3] a += [4] print(a) # 輸出結果為[1, 2, 3, 4] a += [5, 6] print(a) # 輸出結果為[1, 2, 3, 4, 5, 6]
五、Python中&的用法
在Python中,+= 可以用於集合,並使用 & 來進行並集操作。
a = {1, 2, 3} b = {3, 4, 5} a &= b # 等價於 a.intersection_update(b) print(a) # 輸出結果為{3}
六、字典在Python中的用法
在Python中,+= 可以用於更新字典,對於已經存在的鍵值,使用 += 運算符會將原有的鍵值替換成新的鍵值。
a = {'a': 1, 'b': 2} b = {'b': 3, 'c': 4} a += b # 等價於 a.update(b) print(a) # 輸出結果為{'a': 1, 'b': 3, 'c': 4}
七、集合在Python中的用法
在Python中,+= 可以用於更新集合,與字典類似。對於列表中不存在的元素,使用 += 運算符會將其添加進集合。
a = {1, 2, 3} b = {3, 4, 5} a |= b # 等價於 a.update(b) print(a) # 輸出結果為{1, 2, 3, 4, 5}
八、在Python中or的用法
在Python中,+= 可以用於布爾值或邏輯。這時使用 or 作為簡寫。
a = True a or (a := False) print(a) # 輸出結果為True a = False a or (a := False) print(a) # 輸出結果為False a = False a or (a := True) print(a) # 輸出結果為True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 和 or 都是用來修改變數本身的值,可以幫助我們實現布爾值的判斷。
九、Python中取模的用法
在Python中,+= 可以用於取模運算,使用 %= 進行簡寫,和其他運算符一樣,原有變數的值會被修改。
a = 10 a %= 3 # 等價於 a = a % 3 print(a) # 輸出結果為1
十、在Python中for的用法
在Python中,+= 可以用於 for 循環語句,進行累加器計算。
a = [1, 2, 3, 4, 5] sum = 0 for i in a: sum += i print(sum) # 輸出結果為15
通過上面的 for 循環,我們可以將列表 a 中所有元素進行累加,並通過 += 運算符獲取累加器的最終值。
原創文章,作者:BSQXU,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17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