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f多條件判斷返回
在編寫程序時,我們經常需要根據多個條件來判斷執行某些操作,而if語句則是最常用的多條件判斷結構之一。如下例:
if a == 10 and b > 5:
print("a等於10且b大於5")
elif a < 10 or b == 5:
print("a小於10或者b等於5")
else:
print("a既不等於10也不小於10,且b既不大於5也不等於5")
該程序根據多個條件來判斷執行的操作,並根據if、elif和else關鍵字來確定執行不同的代碼塊。
二、多條件判斷返回對應值
有時候,我們需要根據多個條件返回一個特定的值。常見做法是使用嵌套的if語句,例如:
if a > 10:
if b > 5:
result = "a大於10,b大於5返回值1"
else:
result = "a大於10,b小於等於5返回值2"
elif a <= 10:
if b > 5:
result = "a小於等於10,b大於5返回值3"
else:
result = "a小於等於10,b小於等於5返回值4"
該程序使用嵌套的if語句,根據兩個條件的不同來返回不同的值。
三、多條件判斷返回多個結果
有時候,我們需要根據多個條件返回多個結果,這時可以使用字典來實現。例如:
result_dict = {
(10, '>5'): "a等於10且b大於5返回值1",
(10, '5'): "a等於1且b大於5返回值3",
(1, '<=5'): "a等於1且b小於等於5返回值4"
}
result = result_dict.get((a, b), "未匹配到任何結果")
該程序創建了一個字典,根據多個條件返回對應的結果。
四、多個條件返回不同結果
有時候,我們需要根據多個條件返回不同的結果,這時可以使用函數來實現。例如:
def get_result(a, b):
if a == 10 and b > 5:
result = "a等於10且b大於5返回值1"
elif a == 10 and b <= 5:
result = "a等於10且b小於等於5返回值2"
elif a == 1 and b > 5:
result = "a等於1且b大於5返回值3"
elif a == 1 and b <= 5:
result = "a等於1且b小於等於5返回值4"
else:
result = "未匹配到任何結果"
return result
該程序定義了一個名為get_result的函數,根據多個條件返回不同的結果。
原創文章,作者:VGIBF,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16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