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C語言中的float存儲問題,請盡量詳細解答,謝謝
- 2、在C語言中有一float 型數據怎麼 不輸出後面的0例如:12.100隻輸出12.1 14.1500隻輸出14.15
- 3、C語言中0是float還是int類型
C語言中的float存儲問題,請盡量詳細解答,謝謝
float存儲方式是由ieee來規定的
存儲分為三個部分:
符號位(sign)
:
0代表正,1代表為負
———1位
指數位(exponent):用於存儲科學計數法中的指數數據,並且採用移位存儲
——–8位
尾數部分(mantissa):尾數部分
———-23位
ieee規定:
指數偏移值是指浮點數表示法中的指數域的編碼值為指數的實際值加上某個固定的值,該固定值為
2e-1
–
1,其中的e為存儲指數的位元的長度。
以單精度浮點數為例,它的指數域是8個位元,固定偏移值是2^(8-1)
–
1
=
128−1
=
127.
單精度浮點數的指數部分實際取值是從128到-127。例如指數實際值為1710,在單精度浮點數中的指數域編碼值為144,
即144
=
17
+
127.
科學計數法的表示為1.xxx*(2^n),尾數部分就可以表示為xxx,第一位都是1,幹嘛還要表示呀?可以將小數點前面的1省略,所以23bit的尾數部分,可以表示的精度卻變成了24bit。而十進位裡面每一位是用二進位的4位來表示的,所以24bit的精確度就是24/4
=
6
:)
一個規格化的單精度浮點數x的真值為x=((-1)^s)*(1.m)*(2^(e-127))
對於計算機中32bit表示的浮點數,表示的術的絕對值的範圍約為(1e-38)~(1e+38),即2^(-127)~1.11111111b*(2^128),浮點數的絕對值再怎麼小,也不可能小過2^(-127),浮點數中不存在絕對0,所以我們只能取近似值
對於第四問來說,因為在進行浮點數操作時會有四捨五入的操作
舉個例子
如果a+b最後大於5則最後一位+1,然後再加上c最後結果還大於5再+1
這樣一共加了兩次
但是a+c可能最後小於5,然後再加上b才大於5
這樣一共只加了一次
所以。。。
在C語言中有一float 型數據怎麼 不輸出後面的0例如:12.100隻輸出12.1 14.1500隻輸出14.15
char str[32];
float x;
int i;
x = 14.15010; // 例子
sprintf(str,”%f”,x);
for (i=strlen(str)-1; i =0; i–){
if (str[i] !=’0′) {str[i+1]=’\0′; break;}
}
printf(“%s”,str);
C語言中0是float還是int類型
int和float首先明白其本質是數據類型,何為數據類型,其實其名字就告訴我們,像我們學習時喜歡把整數和小數分開一樣,這裡的int是整數類型,float是浮點數(小數類型)。這不就是倆種數據類型
那麼為什麼要區分那,主要原因是計算機在存儲數據時分配的內存空間是不同的,你定義了int(整型)它就分配對應整型的大小,比如4個內存單元。
那麼我為什麼要說比如是4個內存單元那,原因是不同的cpu分配內存是不一樣的,32位cpu分配的int就是4個位元組,至於為什麼如此,這是硬體設計時決定的(32位/8=4位元組)(不理解跳過)
綜上所述,你應該明白你定義的每一個變數都會分配一塊內存,並且分配內存的大小是取決於你的數據類型的。
原創文章,作者:APKXP,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16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