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果酒成了酒類市場新風口?

2024年,果酒成了酒類市場新風口?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酒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經滲透在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之中。這也讓酒水消費一直在國民消費中佔據不小的比例,不論是走親訪友還是愛好收藏,不論是朋友小聚還是對月獨酌,都少不了酒的身影。

就國內市場而言,雖然酒的種類多種多樣,但穩穩佔據市場絕對份額的卻只有白酒和啤酒兩種,這和國內消費者一直以來的酒類消費觀念有著很大的關係。然而在近幾年,一種並不算新奇的酒品,卻在黃白兩色的酒水市場之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酒類市場新風口?

這個並不算新奇的新酒品,就是那些用花果為原料釀造的果酒,比如市場中常見的梅子酒、桃花酒等。將時間向前回溯幾年,果酒幾乎不會進入消費者的購物清單之中,價格低可走量的啤酒或者度數高有牌面的白酒才是首選。

但是在近兩年,果酒的銷量開始猛增。根據2020年天貓發布的「雙11」戰報可知,僅11月1日至11月3日,以果酒為代表的潮飲品類銷售額就增長了11倍。另外京東超市「雙11」酒類數據也顯示,在雙11當天果酒的銷售額也同比增長了近40倍。

這種增長的勢頭在短期內不但不會消散,反而會因為其他的原因進一步加劇,或許會讓果酒成為2021年酒水消費的新風口。

市場先是因為孤獨經濟催化更大的自飲。因為社會情緒的變化,當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享受孤獨,特別是很多打工人在忙碌一整天之後,只想躲開嘈雜和自己小酌兩杯,並不為喝醉,只是想得到適當放鬆。

而這種消費者情緒的變化,自然加速了自飲市場的擴大,同時也將帶來整體酒水消費的向好。而且因為白酒和啤酒自身屬性和自飲行為有些許衝突,導致消費者更願意選擇果酒來進行自飲。

其次是因為就地過年舉措釋放的紅利。今年就地過年的舉措,讓很多消費者擁有了自主選擇酒水的權力,特別是年輕消費者。厭倦了以往年夜飯桌上的白酒和啤酒,在有了自主選擇酒水的權力下,果酒是他們新的選擇。

 

果酒助推器,還是年輕人

 

在這些外界因素的助力之下,果酒市場將會迎來新的增長,但對於果酒市場來說,最本質和強力的助推器,依舊是年輕消費群體。

根據CBNData發布的《2020年輕人群酒水消費洞察報告》發現,無論是消費人數還是人均消費水平,90、95後消費者都呈現持續增長,95後的人均消費增速提升最快。

可以這樣說,果酒消費市場能在這兩年興起和年輕消費群體有著很大的關係,這主要是因為果酒產品在很多層面上都和年輕消費群體的需求十分接近。

其一是產品特性方面。就酒精度數來說,果酒的度數普遍較低,在5~20度之間,相比於白酒和啤酒來說較為適中,對於只想小酌幾杯達到微醺狀態的年輕消費者來說,在量和度上都是比較好的選擇。

其二是品牌調性方面。對於年輕消費者來說,口感只是他們挑酒時的一方面選擇標準,產品的文化背景、外包裝的顏值等都被涵蓋在這個標準之中。所以很多新興起的果酒品牌,都會在產品軟硬包裝上下足功夫。

比如江記酒庄旗下的果酒品牌梅見,其頗有古風韻味的外包裝和「好酒梅見,好久沒見」的廣告詞,都吸引了不少年輕消費者購買。

其三是社交功能方面。雖然說年輕消費者並不排斥酒,但是對於紛繁複雜的酒桌文化他們卻十分排斥。不同於上一輩的酒桌社交,年輕群體希望可以擁有一個更輕鬆的酒桌環境,於是果酒這種較為輕鬆的酒品也更受年輕人青睞。

總體來說,正是因為果酒產品特殊的屬性更接近年輕消費者的需求,才讓果酒市場如今的增長情況格外喜人。

新品牌的老手段

有了巨大市場和年輕消費群體作為保證,來自四面八方的從業者才會果斷入局。而且果酒行業迄今為止還沒有出現行業霸主形成壟斷地位,所有的參與者都有機會在混戰之中跑出,讓行業情況明朗起來。

這就需要這些入局的新品牌們儘快鞏固自身的市場地位和消費群體,於是大力的營銷就成了很多品牌方的重中之重。但是縱觀這些新品牌的營銷手段,卻能發現很多相似的方法,而且在當下社會中並不新穎。

首先是鋪天蓋地的線上營銷。作為當下做火熱的帶貨渠道,直播自然是這些果酒品牌不會放過的首要戰場,就像梅見此前在李佳琦的直播間中就取得了5分鐘賣出10萬瓶的成績。

當然不只是直播,還有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台、小紅書這類種草平台、微博知乎等話題中心都有不少的果酒品牌出現。比如Miss Berry、冰青青梅等新銳品牌就頻繁出現在小紅書的達人分享中,在抖音、微博等平台中的話題度也不小。

其次是各種線下場景的滲透。比如梅見就一直將自身產品推廣至眾多的餐飲門店之中,試圖培養消費者佐餐酒方面的消費認知。另外便利店也是果酒品牌重點發力的線下場景之一,比如老牌白酒品牌瀘州老窖推出的「桃花醉」、茅台旗下的悠蜜、新銳品牌蘭舟等都在搶奪便利店場景。

通過線上的營銷推廣和線下場景滲透的同時推進,這些果酒品牌都想儘快搶佔市場份額,然後在消費者層面建立起自己較為鞏固的護城河,從而保證日後的發展。

 

微醺需求下的問題

正如前文所說,國內的果酒市場當下還沒有巨頭跑出,整個行業也處於成長期之中,這對於已經入局的玩家來說充滿機會,對於還未入局的人來說也同樣充滿誘惑。但處於成長期也就說明,整個行業依舊缺乏一套完善標準。

這對於果酒行業來說尤為重要,因為缺乏完善標準也意味著行業內對產品質量的監管會存在一定的缺失,從而導致部分產品質量難以得到保證,這對於消費者權益來說是很大的潛在不良因素。

而且目前的從業者們也因為過於迎合消費者對於包裝和文化的需求,而忽視了最重要的產品質量,也就是最本質的「酒」層面,這就包含了釀造工藝、原材料選擇等多方面問題。

舉例來說,當下在梅子酒領域風生水起的梅見,難免會被拿出來和日韓的同類產品進行比較,比如韓國品牌俏雅以及日本的三得利。而因為國內市場並不是十分成熟,在釀造工藝上的短缺,也讓梅見在產品上和日韓老品牌有一定差距。

另外,還有很多果酒品牌並沒有自己的生產線,而是找工廠代工生產,自身專註於營銷方面。這雖然會帶來成本的降低和不錯的營銷效果,但是難以控制的產品質量卻也為品牌的發展埋下隱患。

國內的果酒市場潛力巨大,而如何讓這個市場釋放出更多的機會,讓整個行業釋放出更多的機會,這依舊需要眾多的從業者共同努力。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15528.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5-01-09 12:07
下一篇 2025-01-09 12:0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