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發展三階段。1,1994-2000年 從四大門戶到搜索。2,2001-2009年 從搜索到社交化網路。3,2010-2018年 移動互聯網融入生活。互聯網經過三個階段的發展,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滲透入生活各個層面,移動社交平台成為人們溝通聯絡的主要平台。當代大學生成長於較成熟的互聯網時代,成為互聯網第一代原住民。

當代大學生成長於互聯網時代,對數碼產品有很高的接受度,數碼3C是大學生最主要的大額消費項目。其次,旅遊和培訓 考證也受到大學生的關注。
- 女生最主要的日常消費項目為食品飲料、日化用品和服飾鞋包,男生最主要的日常 消費領域為食品飲料、個人愛好和人際關係;
- 超8成女生每天使用護膚潔面產品,近2成女生每天使用彩妝產品;
- 近9成男生使用護膚潔面產品,近2成男生使用彩妝產品;
對大學生在大學就讀期間更換的手機數量進行調研,大一學生平均使用的手機數量為1.35台,平均每台手機使用年限為9 個月,大四學生平均使用過的手機數量為2.75台,平均每台手機的使用年限為17個月。除了大一學生,其他年級的學生單 個手機使用時間均超過一年,可以推斷大一新生更換到新環境後,有一波更換手機的需求。

男生最關注的手機處理器的性能,其次是內存大小、屏幕性能等直接影響操作體驗的配置。女生最為關注內存大小、外觀、攝像頭等,女生對手機的拍照功能要求更高,相應的希望有更大的照片儲存空間。
護膚:女大學生配齊整套護膚用品,彩妝使用頻率高;男生護膚以清潔為主,彩妝 需求初現,未來將有大規模爆發。歐美品牌在女生彩妝、男生護膚彩妝等新興市場 上提早鋪墊,佔據先機。在校期間,大學生護膚理念不斷升級,接觸大品牌,經歷 從種草到拔草的過程。
手機:大學生平均14個月更換一次手機,手機購買均價在2800元左右。男生關注 手機性能,女生關注手機像素。購買決策自主程度高,大學期間自主決策比例不斷 上升。
品牌選擇有主見,主要以周圍親友的使用體驗作為參考,或通過比對產品實際參數 來做出購買決策,網路KOL影響降低。
大額消費購買決策自主程度高,大學期間自主決策比例不斷上升。理性決策,衝動購買比例低。線上分期為近半大學生提供必要時的經濟來源。大學生優選京東白條和花唄作為透支方式,信用卡滲透率低。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15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