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一鍵屏蔽蘋果app推薦「蘋果app推薦怎麼關閉」

大數據演算法,這大概是現如今互聯網世界被提到最多的詞了吧。誠然,大數據應用於各行各業,在很多你看不到的地方發揮著巨大價值。對於普通用戶而言,最明顯能感受到大數據演算法存在的,除了電商平台和資訊APP的信息推薦,怕就是不厭其煩的廣告了吧,美其名曰——個性化廣告。

拒絕更懂你的廣告,如何關閉常用APP的個性化推薦

為什麼廣告看起來如此「知心」?

在我們日常所用的APP中,個性化廣告普遍存在的著,比如微博、微信朋友圈、QQ空間等等。這些廣告好像知道很多事情:

朋友圈的婚紗攝影廣告——它怎麼知道我處於熱戀期?

微博的植髮廣告——它怎麼知道我買了霸王洗髮水?

QQ空間的手機廣告——它怎麼知道我想換手機?

……

諸如此類,每個人所看見的內容可能並不相同,這就是根據演算法推薦的個性化廣告。它之所以看起來會那麼懂你,主要是因為在你使用對應APP所產生的行為習慣會被記錄,例如你經常瀏覽哪些信息、你的地理位置、熱衷參與的話題等等,系統根據這些信息會給用戶打上一些具備個性特點的標籤,稱「用戶畫像」。

拒絕更懂你的廣告,如何關閉常用APP的個性化推薦

當獲取的行為數據量越大,個性特點更鮮明,用戶畫像也會更加精準,可以了解你的興趣愛好、購買力、是否單身以及生活和工作的習慣等等,當然也會更加了解你喜歡什麼、需要什麼,它就給你推薦什麼。

個性化廣告是可以關閉的

會不會有那麼一些瞬間,你並不想讓人知道你喜歡什麼東西?無論是出於隱私保護,還是控制消費欲的目的,拒絕這一類「知心」廣告或許很多人都有過這種想法。而事實上,在主流的APP服務中,個性化廣告的確是可以手動關閉的,如果沒有關閉的設置入口那麼它可能已經違規了。

2019年年底,網信辦發布《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認定方法》中關於「未經用戶同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違規行為中包含以下兩條:

1.利用用戶個人信息和演算法定向推送信息,未提供非定向推送信息的選項;

2.未向用戶提供撤回同意收集個人信息的途徑、方式;

這意味著,用戶有權取消收集個人信息的授權,APP也需要向用戶提供是否接受演算法推薦廣告的選擇權。

拒絕更懂你的廣告,如何關閉常用APP的個性化推薦

與此同時,2020年3月6日發布的《信息安全技術 個人信息安全規範》,其中針對個人信息主體撤回授權同意的規範中提到:應保障個人信息主體拒絕接收基於其個人信息推送商業廣告的權利。

隨著這些規範的出台,越來越多的互聯網服務都會逐漸提供關閉個性化廣告的途徑。目前一些主流的應用基本已經按照規範要求提供了對應的選項。

微信朋友圈、微博等關閉個性化廣告方法

奇客君測試了一些主流的應用,包括微信、QQ、微博、今日頭條、京東、淘寶等APP,發現基本都可以找到關閉個性化推薦的入口。不過目前像微博、微信等部分服務,雖然可以關閉,但會有一定的時限。

關閉微信朋友圈、QQ空間個性化廣告

像QQ空間和朋友圈這類基於生活的社交圈,刷著好友動態突然刷到廣告還是蠻影響體驗的。由於QQ、微信都是騰訊的服務,因此兩者關閉方法基本一致,只是入口相對隱蔽。

拒絕更懂你的廣告,如何關閉常用APP的個性化推薦

依次打開「設置」-「關於微信」,點擊底部出現的「隱私保護指引」,可以通過搜索功能找到如圖所示「關於廣告」的超鏈位置,點擊進入騰訊隱私保護平台,便可找到「管理您看到的廣告」設置入口。

拒絕更懂你的廣告,如何關閉常用APP的個性化推薦

國內用戶直接點擊「管理」就進入「個性化服務設置」頁面,這裡可以選擇登陸微信或者QQ來管理對應賬號的相關設置。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騰訊所有個性化廣告關閉有效期只有六個月。

關閉微博個性化廣告

相較於騰訊的層層入口,微博則就簡單多了。在手機APP中就有相關的設置選項,不用跳轉隱私協議頁面。

依次打開「設置」-「隱私設置」,就能看到底部的「個性化廣告推薦」選項按鈕,直接關閉即可。

拒絕更懂你的廣告,如何關閉常用APP的個性化推薦

注意下面一行小字提醒,微博的個性化廣告關閉有效期僅有三個月,而且關閉之後並不會影響到你看到的廣告數量,只是可能不會經常出現如此「懂你」的廣告了。

關閉淘寶個性化推薦

淘寶則會根據你經常瀏覽、購買的商品類別打上不同的標籤,雖然有時候是方便了,但有些東西可能買了一次再也不需要了。

拒絕更懂你的廣告,如何關閉常用APP的個性化推薦

其個性化關閉入口也是有點不好找,可以點開「設置」-「隱私」-「我有疑問」,其中有一條問題是「如何管理我的個性化廣告?」,點擊之後,找到「隱私實驗室」,就可以看到個性化廣告的設置了。

滿屏的都是個性化標籤,多達數十個,如果你不想關閉所有的,可以進行部分刪減。全部關閉的話,拉到底部點擊「高級設置」即可停用全部類別。

其它常用APP基本都可關閉

因為奇客君一般微博、微信這類社交平台會用的比較頻繁,涉及的個人信息可能也會更真實,所以覺得還是關掉比較好。至於其他平台倒也還好。不過奇客君測試發現,主流的資訊、電商以及團購外賣服務的個性化推薦基本都是可以關閉的。

拒絕更懂你的廣告,如何關閉常用APP的個性化推薦

像微信、QQ這種入口藏的比較深的算是少數,大多數APP在隱私設置中都可以找到關閉個性化推薦的入口,今日頭條里則是直接給出了廣告設置功能。

總結

最後,想要強調的是,關閉個性化廣告,並不會減少廣告數量,僅僅只是減少與用戶特點相關度較高的廣告。

這兩年,對於個人信息安全的要求越來越嚴格,隨著相關規範的出台,隱私保護的措施也會越來越完善,個性化廣告看起來基本不會涉及敏感信息,但大數據既然可以給你一個精準的用戶畫像就可以做更多你意想不到的事情。目前,還有大量的APP沒有提供個性化廣告關閉入口,在相關規範的要求下很快應該會增加,把選擇權交給用戶。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15079.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5-01-08 10:35
下一篇 2025-01-08 10:3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